Friday, December 23, 2005
Wilds Things
拿到了一隻玩偶。是一隻長著尖牙利齒銳角鱗片卻掛著微笑的惡魔,我叫他DEMON SMILE。
有種好像似曾相識的感覺,在那邊看過這隻狀似可怕卻一點也不邪惡的傢伙。後來想起來了,那是在許久以前一段曾經被影響而喜歡上繪本的日子。
看著這隻疵牙咧嘴滿頭黑毛的傢伙,想起一些許久的回憶。
村上在黑夜之後裡說,記憶像是一種燃料,隨時抽取各式的回憶燃燒,支撐著現實的生活。對先前的我來說,記憶本身是沒有意義的。當它們與當下的人、事物發生了關連之後,才會被賦予unique的意義,而被決定了它們在你的記憶中是好是壞,是美夢是地獄,是回味再三是捨棄忘記。因此,我一直覺得當有一段時間是你記憶的痛苦之處時,那連帶的那段時間的過去對你來說幾乎是空白的。不是不存在,只是你選擇當它不存在。
不過現在的想法似乎有點改變了,開始覺得記憶是可以單獨的存在。
過去始終是那樣的存在,只是人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釋去解讀它罷了。而重到無法呼吸的情感包袱,會讓人失去的不只是你無法承受的部分,也包括了許多你以為忘記的回憶。那些我所謂"無辜的回憶"。
DEMON SMILE象徵的是一段喜歡繪本的特別時光。就是這麼單純而已,雖然我已經遺忘了許久,但現在又想起來了。
Friday, December 16, 2005
Star"b"ucks
平時沒什麼在買的,不過既然一年只有這兩天折扣,那就應景的光顧一下吧。
很多人並不覺得它的咖啡好喝到哪裡去,而且重點是價格還著實的不便宜,而他們去光顧的原因只是因為喜歡Starbucks店裡給人的感覺罷了。什麼感覺?大概是溫暖的色調,輕鬆的音樂,搭配上香濃的咖啡香吧。當然了,也有許多人覺得去那邊消費的人不啻是一種想從購買高格調咖啡的行為中自以為的提高自己的地位以及格調的虛榮行為罷了。這有點像是誠品。不過無論如何,自己知道你為什麼去買or為什麼喜歡就好。
12/9去了火車站附近寄快遞。Kmall裡的那一間Starbucks,人多的很快就讓我打消念頭。我心想,恩,不愧是南陽街阿。捷運站還有另一間剛好人數是可以接受的,就進去了。櫃臺是一個蠻可愛的女孩,當我表示出我並不想喝熱的布蕾那堤時,她略帶點俏皮的說:我們可以幫你做冷的阿!於是毫不猶豫的就點了一杯。貝說過會被店員服務人員打動的我們(包括了親切、周到,當然還有可愛與漂亮),是膚淺的。我想我當下真是不能同意更多了吧!
先前在天下雜誌上看到國外有人把Starbucks的招牌"b"塗掉,改成"f",好像是抗議Starbucks的企業對員工的剝削。國內好像沒聽說過類似的事情,至少我看到的Starbucks店員都是有禮貌、親切且熱心的,這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特質吧,是全然獨立於價格之外的。
12/16,禮拜五的晚上,冷冽的寒夜騎到了高島屋對面的那間Starbucks,本來想在裡面上網然後順便打點資料,享受一個舒服的晚上的。不過實在是錯估了所謂的感恩回饋日,外加禮拜五晚上的效力,整間店處於一種驚人的吵雜混亂熱鬧狀態。一度想放棄的,不過想一想既然都老遠的來了,這樣回去好像有點...於是乎慣例的點了杯布蕾那堤,坐在好不容易的菜市場中央,觀察別人。隔壁的沙發上擠了四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鬼,喧鬧著玩著不知名的遊戲,大概在等父母吧;另一邊的隔壁,有三個阿伯,大聲的用台語討論著生意上的事情(猜測),在Starbucks裡Local的台語迴繞著,感覺有點不搭,但反過來說,也格外的有趣;另一頭,有兩台電腦架在隔壁,連線著在打魔獸世界。我實在很難理解為什麼要特別要到Starbucks打Game,也許是因為現在無線網路是free的吧。
想一想折扣不過是區區的15%,對Starbucks的高價產品來說頂多是把"昂貴"轉變成"稍微不那麼昂貴"而已,不過很明顯的效果極佳,許多人甚至像是逛超市一樣的提著菜籃在採購。不得不佩服這種宣傳手法。對我來說,還是喜歡平日多一點。折扣帶來的正面效益,遠遠的比不上人潮的喧鬧與吵雜所扼殺的部分吧 哈。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05
An Unfinished Life
當大家都去看一部熱門的電影,而你並沒有多大興趣的時候,就是看其他電影的大好時機了。原因很簡單,你可以輕輕鬆鬆的獲得最好的位置-在不用排隊的前提下並且同時獲得安靜的一場電影放映-人少的時候那種莫名其妙的講手機或是聊天的白目也相對的減少了。
於是,當全世界90%以上的人都跟服務人員說:我要看幾點的哈利波特時,你說我要看美麗待續(An Unfinished Life)時,我真懷疑服務人員會不會跟我說:你確定不是哈利波特嗎?所以,禮拜三的晚上,一個開始有了冬天感覺的晚上,跟其他的12個人共享一整個廳,看一部不錯的電影,恩,是一件還蠻愉快的事情。
這部電影我先前就注意到了,有著Robert Redford與Morgan Freeman,就已經夠吸引人了。至於Jennifer Lopez嘛,反正不太預期,所以沒有關係。
Robert Redford是很性格的男演員,可惜我生的太晚無緣經歷到他風光的那個年代,所以看的電影也不多,大概只有Spy Game(間諜遊戲)吧,裡面和新一代的性格男星Brad Pitt有亦師亦友的對手戲,不過可惜電影本身有點沉悶。在美麗待續裡他都演到祖父了,但是那種性格牛仔的感覺,讓我想起另一個祖父級的演員,Sean Connery,都是那樣的演技精湛而且越老越MAN。我很欣賞Robert Redford在美麗待續裡的演出,把那個角色的矛盾、堅毅、痛苦、固執都演了出來,很有說服力-尤其是對我這種可以理解所謂沈重包袱的人來說。
Morgan Freeman就更不用說了。這些年來他參與了許多的電影演出,但和以前比較不同的是,似乎由他擔當主角的機會變少了,像是先前我看到的就有蝙蝠俠開戰時刻、鬥犬、登峰造擊等等。而有時甚至不是擔任第一男配角的角色,但即使如此,他的演技所綻放出的光芒往往無關於他的戲份。無論是甚麼角色,瞎眼的也好,掃地的也好,幾乎殘廢的也好,好像他輕輕鬆鬆的就化身成那個樣子。當然,輕鬆是簡化的說法,但看他的演出,的確是可以讓每個他所詮釋的角色變得比本來劇本設定的更像那個樣子的感覺。
至於Jennifer Lopez,她就一如往昔的像她先前所飾演的角色般-像在超感應頻率、女傭變鳳凰裡面的那樣。我想不至於演技差勁的程度,但或許她需要的是轉型吧,一個與她所嘗試過角色截然不同的角色,或許可以扭轉大家對她的看法。
這是一部小品電影,講的是人們怎麼背負了他們各自的靈魂包袱,怎麼的從不諒解彼此到真心的敞開心胸接納彼此,怎麼嘗試著擺脫過去的束縛。老實說結局還是很好萊塢式的告訴觀眾,事情終究會圓滿的結束的,但想想反正這世上的痛苦也夠多了,給觀眾一些期望與希望也不是甚麼壞事。裡面Robert Redford因為他兒子的死亡而不能諒解他的媳婦;Jennifer Lopez因為她先生的死亡而不能原諒自己,更不知如何面對她的公公;Morgan Freeman則是被熊攻擊成了半殘廢的人,但他還是試著去原諒那隻熊。
裡面最令我感動的是,Robert Redford坐在樹下對著他心愛兒子的墓碑自言自語的場景,因為那似曾相識。有人會說:那只是不肯面對現實的逃避行為罷了。是阿,我就聽過。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並不只是逃避而已,只是有時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在那當下也沒有力量去做,因為那實在太痛苦太難過,到你就只能那樣。當然,那不會是最好or最健康的方法,大概也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但我想那是一個過渡的過程,在你還沒有力量或還不知道怎麼去做之前,生活還是要過下去,而你就只能用你想到的方式,那別人所謂逃避的方式。就像Robert Redford裡面對他兒子墓碑說的:"孩子,我甚麼都做不好,我試過了,但沒有成功..." 並不是他不願意去接受,只是有時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那些痛苦而背負沈重包袱的人,真的不知道放下才能使自己釋懷嗎?我不認為。有時他們其實一直在試,在努力,在尋找力量與屬於他們的方式,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看到的只是他們走不出來,但你真的知道他們背負了甚麼嗎?真的知道他們其實一直在努力嗎?我希望我知道,在我評斷一個人之前。
最後Morgan Freeman的口白說: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恩,或許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Monday, November 21, 2005
總有人在乎的
結尾時一個因為國稅局的過失導致最後兩個小孩開槍殺人的爸爸對Horatio說:我再也不相信法律和法治了,他們會在乎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嗎?。老何以一貫的動作-戴上他的墨鏡,以一貫的語氣說:總有人在乎的,總有人在乎的。他說的是至少他可以保證有一個人在乎-就是他自己。
呼,在CSI的三個分店裡,Miami總是被認為劇情較為辛辣,味道較重,像台灣的霹靂火一樣。不過對我而言,那也意味了除了科學鑑識的重點外,多了一點貼近現實生活的元素-就是不完美、混亂和無奈。
是甚麼會讓一個人失去他的信任-or信念?就是當你曾經相信的一次又一次的在你眼前毀滅,而一再加重的打擊讓你無法負擔再一次的相信,而最後選擇了放棄,也就是有時我們所謂的悲觀吧。OK,所有人都知道我們要樂觀,從出生到長大,每個人都跟我們說要樂觀,不要怕挫折,要從挫折中成長,要心懷信念,要選擇正面的人生態度等等等等,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的悲觀在這個悲觀的世界裡?因為悲觀的人不懂嗎?不,所有人都懂,只是他們選擇了負擔不起的去再一次相信。像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樣,你投下去的希望越大,痛苦和失望可能反擊的力道就越大,很公平的-所以這就是所謂的選擇。
一次失敗,沒關係,再試一次;兩次還是失敗,沒關係,再試一次;那第五次,第十次,第二十次呢?我不知道。有時會莫名其妙的想,是不是因為我想像的世界過於美好,所以會感到失望;如果有一天那些我相信的一夕之間全部倒塌崩毀,那又會是甚麼樣子?我承受得住嗎?大概會有人告訴我:孩子,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吧~
除了自己的信念,有時似乎我們也在尋求著來自外面世界的信念。相信這些我們所相信的東西是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在地球的某處仍有人跟我們一樣也同樣的深信不疑。於是,即使一再的在愛情中的跌撞,只要我們找到有一樣信念的人,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幸福;即使一再的在工作中掙扎,只要我們找到有一樣信念的人,我們還是可以找到願景。就像Horatio說的:總有人在乎的,總有人在乎的。
只是,我很想問Horatio一句:那樣足夠嗎?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是。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05
你比了嗎?
主婦們去買菜要比價,所以我們有了眾多的量販店每間都說自己最便宜;學生要買手機也要比價,所以我們有一些比價王之類的網站可以比價;買數位相機要比價,所以你可以去DCVIEW上的新品報價區比價。那如果要買書呢?去哪裡比價呢?
除了去水準,或是政大書局,我想最理想的折扣應該都在網路書局上-因為他們不用實體店面,只要單純的進貨,接單,出貨就行了,自然把省下來的資本反應在書的售價上。水準店面太小,還要被老闆推銷他號稱全世界最好看的書or遭遇老闆與老闆娘永無止盡的口角;政大書局大概是我覺得最棒的實體書局了,這裡的棒是指價格+藏書量+店面擺設的綜合評比而言,可惜我不住師大附近,便利性打了折扣。所以,網路書局是最好的選擇了。不過即使是這樣,網路書店也有好幾家,包括最大型的博客來,金石堂,搜主義,誠品,還有一些比較少被聽到的新絲路,三民書局等等,現在連Pchome都在賣書,你就知道這個市場有多大了。
以我的經驗呢,通常博客來因為公司大(統一集團),合作的出版社也多,折扣上會有一定的優勢,79折的促銷算是蠻常見,甚至不定期的有66折,那就真的賺到了。不過有一些書當不是在主打或比較冷門的話,可能就只有9折。這時候就是該去找其他間網路書店的時候了。找找搜主義或是金石堂通常會有不錯的結果。但問題又來了,一家一家的找不是很麻煩,又浪費時間嗎?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而人性始終來自惰性。於是因應懶惰的方案就出現了。
有人寫了一個書的比價程式。你只要輸入書名,就會自動幫你在眾多網路書店中比價,並列出每一間網路書店的不同價格,如果要找哈利波特六,就會像這樣子:
很棒吧!這真是太方便了,傑克。連結放在下面,好東西分享一下~
Thursday, November 10, 2005
十大正反派
首先是光明面。依序是(1)Harry Porter(哈利波特) (2)The Terminator(魔鬼終結者二)(3)Buffy(魔法奇兵) (4)Spiderman(蜘蛛人) (5)Doctor Who(Doctor Who) (6)Han Solo(星際大戰) (7)Neo(駭客任務) (8)Spock(星鑑迷航記) (9)Yoda(星際大戰) (10)Batman(蝙蝠俠)。
接著是黑暗面。依序是(1)Darth Vader(星際大戰) (2)Alien(異形) (3)The Borg(星鑑迷航記) (4)The Daleks(Doctor Who) (5)The Joker(蝙蝠俠) (6)The Terminator(魔鬼終結者一) (7)Predator(終極戰士) (8)Mine the Merciless(飛天大戰) (9)Lex Luther(超人) (10)Hal9000(2001太空漫遊)。
哈利波特居然得了第一名!不過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J.K. 羅琳是英國人;哈利波特是最近代的作品)。這份名單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阿諾演的同時終結者機器人同時入圍了正/反兩方,因為他在第一集演的是毀滅者,第二集演的卻是保護者的關係。
另外,Star Wars果然不負眾望,一共奪得3席。很遺憾的Sky Walker沒入榜,倒是讓老韓(韓索羅)搶下了第六名,甚至還高過傳奇的小綠人Master Yoda的第九名。恩,果然這部讓哈禮遜福特成名的曠世巨作,即使在討厭老美的英國人心中,還是佔有一定份量的。
而我喜愛的科幻影集,星鑑迷航記,也同時入圍2席。尖耳朵的史巴克,的確是在所有觀眾心中留下了無可抹滅的地位,身為外星人卻又站在地球人這邊成為忠實的盟友,我想替他爭取到了不少的分數,使得前後任的艦長,寇克以及畢凱,都沒有像他一樣獲得青睞。博格人倒是搶下了第三名。身為可怕優越的進化,同化種族,想到就覺得不寒而慄起雞皮疙答,而電影系列中,畢凱與百科大破博格人的那一集,的確是經典之作。
恩,總覺得讓哈利波特這小子擊敗這麼多傳奇經典的老前輩,有點說不過去。不過或許在做問卷的1500人之中,青少年佔了多數吧。票選就是這樣,你永遠沒辦法讓所有人都滿意。所以還是Take it easy吧~哈
Sunday, November 06, 2005
2081
自從從澎湖回來,海龜這個名詞已經從一般的名詞變成了別有意義的名詞了。
對我們而言,海龜=2081的回憶。
點進去一看,是在賣海龜T-Shirt的。
但特別的是,網頁上說每賣出一件($350),他們就捐出$100給海龜保育研究。
而對象是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的生態保育研究室,而他們的實驗室在7/23不幸遭受火災而付之一炬... 那不就是在望安專程為我們一行人(因為也只有我們去),報告精彩的簡報,並托他們的福,得以極幸運地親眼目睹2081上岸,的海洋大學實驗室嗎?
在他們困頓需要幫助的現在,這點小小的忙我應該還幫得起。
不勉強,但有興趣的,我們可以一起買。意者請和副團長,Heaven聯絡,她會負責幫大家登記size & 件數,並統一下單~^^(Simon,還不買個10件回去!)
T-Shirt的樣式,相關內容可以點下面的"相關連結"看得到。
Tuesday, November 01, 2005
MARS=SRAM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SRAM。SRAM又是什麼?是MARS的回文嘛!或許說
是阿,這有點關係。
智敏是我高中同學,他是一個很神奇的人。我們一直都覺得他會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雖然現在已經不可能了。他是全校成績最好的人,是物理最好的人,但也是最不驕傲的人。那時體育老師大帥很欣賞他,於是戲稱他為"戰神",然後連帶把班上第二名的仕偉,叫做"小戰神"。
後來上了大學,有次我不經意的看到智敏的ID,SRAM,覺得奇怪,不知有什麼典故。一般人取ID會有幾種規則:(1)英文名字(2)英文名字被用走了就加個數字,例如生日(3)暱稱或其他有意義的字(4)隨便亂取沒有理由。但我想不出有任何一項符合的,除非是(4)。後來智敏告訴我:你把他倒過來念看看...不就是MARS嗎!哈。MARS除了是火星外,古希臘神話中,也是戰神的名字。還記得弄懂了這個關連後,智敏那有點靦腆的笑容。不過後來我才知道,他不是因為想誇耀or紀念那個"戰神"之名才取名為SRAM的,他是因為真的喜歡火星。不過不是那種覺得地球不能住了想回去火星的那種喜歡就是了。因為這點,我記得我還送了他一幅火星的地圖,是訂國家地理雜誌某一期送的,不知還在不在哩。
火星在10/28日,最接近地球,這也是它從2003年可被目視以來,最接近的一次。下一次要等到2018年了。雖然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但13年哩,還是有點遠的難以想像。
站在圖書館外的廣場,仰望天空,推算了它的行進方向,從東向西,沒錯;顏色,沒錯;亮度,夠亮,沒錯。連日來幾天的雲層,今天總算是撥雲見日,喔,不,該說是撥雲見火星才對。
火星有什麼了不起?對啊,其實,不過就是一顆行星嘛,你每天也都在看太陽的升起-落下,月亮的升起-落下,也沒什麼了不起阿。你說它很亮,月亮也很亮阿,你就不說。要追根究底起來好像沒什麼稀奇的,不過要是用這種邏輯推下去的話,世界上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值得欣賞或有趣的哩。這不過是一種主觀的感受而已,感覺,是不需要被嚴格的論證它的道理的。
從很久以前,我就覺得即使人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土地,不同的國家,他們卻可以在同樣的時空下看著相同的天空,相同的月亮,相同的星座,彷彿彼此存在著一種隱形的連結,而距離似乎不再遙遠似的,這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情阿!站在廣場上,我突然想起了幾年前的流星雨。我和保改在宿舍的頂樓,望著一顆顆的流星瘋狂的墜下,1,2,3..50...100,數到沒有力氣再數下去,如果一顆流星真代表一個願望的話,那那晚全世界的人的願望,應該都被滿足了吧。我站在宿舍的頂樓,突然有一股衝動想把這種感動分享給朋友們,於是拿起了手機一個個的打,有的是睡了被我叫醒;有的是在唸書被我叫去看;有的是根本不知道這回事趕快衝出去看,於是,我瘋狂的打著電話,找尋著屬於我的連結。不過,很難過的是,最想要打的電話,已經不能打了。於是,我站在屋頂,站了好久,看著一顆顆的流星墜下,卻失去了繼續數它們的力量...
恩,有個人可以讓你想要迫不及待的分享這種感動與喜悅,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阿,我想。
Saturday, October 29, 2005
I LOVE THIS GAME
看了Ba的留言,本來想回在留言裡的,不過好像會有點長,還是另闢新文章好了。
Fever Pitch其實是近年來少見的棒球電影。我猜不是因為棒球不流行,是因為題材被拍的差不多了,難有新意吧。貝比魯斯魔咒算是一個還不錯的題材,尤其是搭上去年一舉打破高懸86年魔咒的順風車,特別有感覺。
這兩年其實很有趣,去年打破了86年的紅襪魔咒,然後今年打破了88年的黑襪魔咒,說是巧合嗎?也許吧。季後賽前誰會想到去年的冠軍紅襪,第一輪就出局?誰又會想到白襪真的一路殺上世界大賽,還最後兩輪連贏8場橫掃對手(還跟去年紅襪一樣)?球評最愛說的:球是圓的,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吧!現在大家都在期待明年會不會打破歷時更久,更悲情的小熊山羊魔咒呢?明年就知道了。
MLB和NBA不一樣。NBA有一半的球隊可以打進季後賽,MLB的30支球隊,卻只有8隊可以打季後賽。基本上,可以打進季後賽就是了不起的一件事了。於是乎,你必須要在賽季中的162場比賽中在分區脫穎而出,打敗分區的對手,然後再到季後賽中,面對3輪,至少 11場至多19場的短兵相接-面對其他分區脫穎而出的王者們。拿到冠軍,很艱辛,也絕不僥倖。因此Ben說,其他地方都可以造假,但棒球場上不行。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吧。
今年我的球季,從季後賽第一輪就已經結束了。
連續14年分區冠軍的勇士,依照這幾年的慣例,依然在第一輪就出局了。不過我認識的勇士迷們,沒有一個在出局之後責怪他們一如往昔的不爭氣。大家都說:謝謝你們,給了我們這麼美好的一個球季。尤其是在第4場,打了創下歷史紀錄的18局的延長後輸給了Clemens領軍的太空人之後,這樣的感覺格外的溫馨和溫暖。
為什麼?他們不是輸了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就像Ben一般的紅襪迷,如果他們都等了86年,從爺爺等到爸爸等到兒子,傳承了3代才拿到他們夢想中的冠軍,那這又有什麼好失望的呢?反正明年的同一時間,球賽還是會再開打,大家再拼過一次就是了。這當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已。It's a process,在棒球場上也是一樣。一個美好的球季,不會因為是否得到冠軍和改變,那頂多是錦上添花而已。一個美好的球季,在於他們帶給了球迷們什麼樣的驚奇、喜悅,和被牽動的千千萬萬情緒。以勇士來說,本季John Smoltz,被譽為擁有90年代至今最好的滑球的投手,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從過去兩年的closer身份回到了他一直希望的先發位置。而且以14勝-7負,防禦率3.06結束了賽季;而因為團隊薪資的關係,球隊不得不從農場拉上大量的新秀來填補他們的空缺,甚至在季後賽的25人名單中,有8名今年的新秀,創下了啟用最多新秀的紀錄。於是乎,當你看到這些小伙子(有些甚至都比我還小),在場上賣力的奮鬥,揮灑他們的熱情與活力,浴血戰到第18局的最後一兵一卒時,能不叫人熱血噴張的感動嗎?落敗了?那有什麼關係,他們的舞台在未來。今年有這樣的表現,球迷們都已經心滿意足了。大家都為了他們的出色表現至上最高敬意。
所以當Ba說:他覺得勇士總是缺乏了一種激情。其實我是根本不同意的。只是他沒有看到他們激情的一面罷了。你不能用最後的結果來評斷他們整年的努力-如果是的話,那不過充其量是所謂炒短線的戰績球迷罷了。看著他們每年的變化,看著新秀一個個的成長茁壯,看著過往的新秀今日的老將帶領著小伙子們向前,看著管理階層在有限的預算下找最划算的球員進來,看著他們每年在季賽季後賽的奮戰不懈,這就是所謂的激情,球迷的激情,和球隊緊密連結的激情。
我一直都很羨慕美國人,他們在自己的家鄉有自己的球隊可以支持。可以在週末的下午和家人到球場去跟著全場的球迷一起為喜愛的球隊吶喊加油;可以一年一年的觀察他們的球隊,感覺他們的變化,無怨無悔的支持他們-無論贏了還是輸了。
總有一天,我也會親自去感受一下的,一定會的。為了這個目標,最近正在挑想要申請的學校時,特別選了一間在Atlanta的學校,Emory University,算是一個開始吧,哈~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Who can fix me?
小美說:妳要找人修理你喔?我忍不住的在電腦前微笑-雖然她看不見
事實上,這是有一點典故的,得從Jerry Macquire(征服情海)講起。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並不是因為我喜歡Tom Cruise的關係。應該說是,我是從這部電影之後才欣賞Tom Cruise的,後來又看了他之前的作品: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不可能的任務一(Mission: Impossible);比較近期的心靈角落(Magnolia);還有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這幾部都是我覺得不錯的。阿,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拜託,別鬧了,極痛苦的回憶。所以可以說,征服情海,是一部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的電影。
撇開Tom Cruise、Renée Zellweger,還有那可愛的小童星Jonathan Lipnicki的精湛表演之外,征服情海的劇情和角色的刻畫是很出色的-至少,對我而言。一個有一天在半夜突然睡醒,頓悟了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應該要做一個大轉變,卻終究被炒魷魚的落魄前明星運動經紀人;一個被這種精神和願景打動,甘願冒著一無所有的風險跟隨的小職員;一個無釐頭卻天真的可愛的問:"你知道鯨魚的腦袋有幾磅重嗎?"的小男孩;還有一個本來傲慢的自以為是,卻不願意付出更多的明星運動員。這是他們的故事。有愛情,有親情,有友情,還有對人生的期許與掙扎。I like it。
但其實,最讓我覺得感動的,是裡面簡短的一句話。
當Tom Cruise與Renée Zellweger,順理成章的由事業伙伴,轉變成情侶,終究成為夫妻後,他們兩人其實心裡都是不安的-因為他們只是理所當然的結婚,但不是因為認真的考慮過彼此真的合適,或深愛對方才結婚的。然而,Tom Cruise在Renée Zellweger家裡,當著所有失婚媽媽陣線聯盟著成員面前,說出他對Renée Zellweger真正的感覺。"You make me complete",很簡短,但是很美,也很感動人的一句話。有妳,讓我的生命變得完整,恩,若是出自真心的,這該是一句多麼幸福的一句話。
最近,看Lost檔案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同樣的印象深刻,也讓我想到了久遠的征服情海記憶。
主角之一的Jack,回想起他的婚禮。他的未婚妻是當初被他治療的病人,因此在婚禮的誓詞中,她說:"You fix me...",而Jack之後感動的告訴她:"You thought I fix you, but you are wrong" "The truth is, you fix me, fix my life"。我想這邊有一點雙關語的意思,不用treat or cure,但用了修理的fix,因為Jack是醫生,而他治好了她,也同時讓她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很美,不是嗎?
Ellie前幾天丟了我一句:somebody would fix you in the future lah~
恩,我告訴她:I truely hope so。的確是這麼希望的吧,恩。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Fever Pitch
台灣職棒有所謂的阿扁魔咒,不過和美國職棒的貝比魯斯魔咒相較起來,無論是準度,詛咒持續的時間,和傷心的人數相比,那可是差的遠了。簡單敘述一下典故好了。紅襪的老闆在1919年把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Babe Ruth(貝比魯斯)給賣出去-由於他要填補他投資百老匯的虧損,賣給了紐約洋基。而自1919年之後,本來問鼎了世界冠軍5次,勝率100%的紅襪,相隔86年沒再拿過冠軍,其中不乏多次莫名其妙的意外,導致一次又一次的功敗垂成&大失敗。反觀洋基,從1919年得到Babe Ruth之後,他幫洋基打下了7個美聯冠軍+4個世界冠軍,從此洋基王朝一度度的上演...心碎的紅襪球迷,認為這是Babe Ruth的亡靈在詛咒著這個輕率的將他出賣的球隊拿不到冠軍。而每年時間到了,球迷都要嘆息,再心碎一次...
Fever Pitch說的就是一個關於這樣的一個故事。我記得這部電影是在去年拍好的,但他們從來沒想到紅襪真的最後打破了86年的魔咒-而且還是在美聯冠軍賽的7戰4勝制比賽中,從0-3的絕對落後,一口氣逆轉4場,總共連贏8場,最後獲得暌違86年的冠軍。而逆轉的苦主並不是別人,就是他們的世仇-洋基--如果這個不叫做戲劇化,那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才叫做戲劇化了。而劇組為了他們奪冠,還重拍了最後結局的部分,到紅襪的球場,Fenway Park去取景,算是挺有意思的幕後花絮。
電影的本身倒是還好,大概喜歡看棒球的人會喜歡吧,其他的,恐怕會覺得有點平淡。畢竟若是棒球的fans,就可以感覺到那種absolutely devote yourself 的狂熱,還有被牽引著上上下下的心情,而這正是這部電影的重心吧。
電影裡的男主角,Ben,是一個從小就被母親丟給舅舅養的人,而從他被舅舅帶去紅襪主場開始接觸棒球以來,那就變成了他另一個家,大家庭。裡面有一段自白,他說:"其他的東西都能夠造假,但是棒球不行。幸運的話或許可以贏個幾場,但你贏不了整個球季。打的好就贏,打不好就輸,很簡單,不像其他的事情那樣的複雜...像生活一樣...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穩定,更讓人安心呢?每年球場都在這裡,每年的同一時間球賽都在這裡開打,這裡是讓我覺得安全的地方。"
恩...這種感覺我瞭解。也許書對於我來說,就和Ben的棒球是一樣的吧。書永遠都在那裡,想看的時候就看他,不想看的時候就放著,它不會抗議;想去感覺它的時候就去感覺它,可以完全照你想要感覺的方式去感覺,它不會告訴你應該要有什麼command。隨著時間的變化,人變了,事物變了,世界變了,但作者的想法和感受依然完整的被保留,在他完成的那一刻當下,不多也不少。沒有嚷嚷,沒有複雜,沒有批評,沒有不安。恩,就是所謂的,安全的地方吧。
Tuesday, October 18, 2005
司馬庫斯
無意間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則新聞,是關於30多個學生志工到司馬庫斯幫忙架設資訊資源的。
新聞本身沒什麼,也只佔了小小的一點版面。也許看了一眼之後就會說:司馬庫斯?什麼地方阿,沒聽過!然後繼續看別的新聞。
不過去年夏天的一段突然其來的旅行,把司馬庫斯變成了一個...對我來說有意義的名詞。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本來想說:這是我最...的一次旅行了,不過再想一想,每次旅行本身的意義,和感受,與發現,以及記憶都是個別unique的,又何必去分出個順序呢?也對,從小被排序到大,至少現在我有自由可以不那樣做。很好,我果然是會在心理測驗中選馬的人。
一篇小小的新聞,我看了好久。
因為那3天特別的人生體驗,一幕幕的都在腦海裡呈現。當新聞裡提到原住民小朋友的時候,忍不住的就想起了在鎮西堡的那個可愛小女孩,叫做"米內"吧...。
恩,多愁善感是一件一體兩面的事情,當悲傷的時候,你會比別人都還要難過,也難過的更久,甚至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感染-尤其是當你有共鳴的時候;但當回憶起愉快的回憶時,那些記憶也會顯得特別的鮮明,彷彿他們從未離去過一樣。
如果可以的話,也許把感受悲傷的receptors,移一些到感受快樂的那邊,日子就好過多了吧。哈
Monday, October 17, 2005
可以的,你可以難過
其實,這是很悲傷的一件事情。如果連難過的權利都從身上剝奪了,那還剩下什麼?
是的,你可以感到難過。因為那是你面對苦澀的無奈最好的方式。
或許大哭一場是更好的方法,但你哭不出來;
或許遺忘過去是更好的方法。但你遺忘不了。
過去的一切,以一種難過的註記,存放到你的心中,成為你的一部份。
然後繼續向前走吧,這是現在應該要做的,也是更重要的。
Saturday, October 15, 2005
To Barrybarlow,no more sorrow
雖然這麼說很cliche,不過我真的懂你的心情。
我試著想著如果今天是我聽到這樣的消息會怎麼樣呢...應該是為她深深的祝福,但伴隨著不止歇的回憶浪潮吧...
有點矛盾的是,你知道就理智上,就客觀的立場上來說,這些事情已經與你無關了。你沒有任何立場去judge或是criticize些什麼。但就情感上,你知道你並不是要挽回或是彌補些什麼。挽回,是需要雙方的勇氣和希望的;而已經發生的,更是永遠是無法被彌補的。唯一所希望的,只是希望當時間過去之後,彼此可以坦然的面對這一切吧...
如果我們可以冷血一點,不顧一切一點,遺忘一點,然後永遠不回頭看,或許我們會好過一點。但事實上我們做不到。或許像我們這樣以前傷了別人那麼深的糟糕傢伙來說,說這種話沒什麼資格,但我總覺得如果曾經努力,全心的投入過,一定有一些東西會留下來,那無關乎結果是如何,那代表的是你曾經走過的足跡,和曾經認真的種種,否定掉的話連過去的自己都完全否定掉了...
昨天和Penny聊天,我突然想到一個很久不曾再度回想起的問題,那就是"執著和勉強之間,到底有什麼界線?"我曾經想了這個問題很久。那時覺得,這我來說幾乎是一切的東西,我希望能有機會可以 do something 去改變它,讓它變得更好,因此我認為這是所謂的執著。但後來發現,有些事情已經無法復返了-即使再怎麼都不行,因此我的執著在別人的眼裡,大概變成了一種負擔,甚至是困擾,這大概就變成了勉強了。所以後來就,放手了。如果我不能彌補已經發生的錯,那至少從今天起,我可以不再困擾妳。大概是這種心情吧。
所以,或許我們能做的,就是遠方的祝福吧。她聽不到也沒關係,但至少那是一種祝福,而且你做了。
So...Don't be too sorrowful.
Simon都單飛了,所以你也可以阿!我的懺悔室的存在目的,就是讓悲傷完全消失,大家都單飛走阿~
其實我一直覺得,從分手之後,心中有一大塊重要的東西消失了,變得空蕩蕩的,好像曾經點燃你所有熱情的燃料,都在那之後燃燒殆盡,剩下一片焦黑的枯原。用什麼東西都填不滿那樣的大裂縫似的...不過或許,最好的方法是就是重新再站起來吧,然後相信自己會做的比以前更好更好,不再讓別人傷心,讓悲傷止步...
我不知道我做得到做不到,不過至少我現在覺得有些東西可以慢慢被點燃了...你也行的!
Friday, October 14, 2005
There are Heroes
這一個星期的TIMES雜誌有一個專欄,編輯們選出了所謂的:Asia's Heroes
從許多角度,包括政治、經濟、文化、運動,以及所謂的無名英雄等等。很遺憾的,台灣人只有一個上榜-但不是什麼台灣之子更不是什麼台灣之父,而是雲門舞集的林懷民。
其他的還有在東南亞海嘯中發揮出非比尋常勇氣的平凡人;保護泰國大象的女子;印尼的人權奮鬥女子;馬來西亞的對抗海盜的鬥士...etc。最後印尼的總理,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為這個專欄寫了一篇結語,題目是"The Making of a Hero"
有一段寫的很有意思,內容是這樣的: "Heroes are selfless people who perform extraordinary acts. The mark of heroe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result of their action, but what they are willing to do for others and for their chosen cause. Even if they fail, their determination lives on for others to follow. The glory lies not in the achievement, but in the sacrifice." (英雄是所謂那些無私,而表現出非凡行為的人們。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並不必然是由於他們行動的結果,而是他們為了別人,或是為了他們信守的理由的意志。即使最後他們失敗了,他們的決心及毅力依然會留在後人的心中。那種光輝散發於他們的犧牲奉獻,而不是最後的成就。)
恩,當然了,這不一定是總理自己寫的,大有可能是他的幕僚or策士寫的。不過還是不失為一篇好的文章。當大家都在尋找耀眼光環的英雄時,很多沒沒無名的英雄其實正在努力的為了他們的信念奮戰著。Those nobodies are indeed somebodies,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Saturday, October 01, 2005
October Sky
天空一片蔚藍,萬里無雲。
這是最後一堂GRE的課了。走出陰暗的補習班教室,望向小片的藍天,心裡還在咀嚼最後方有毅的告別詞。
想當初上完第一堂課,我向Simon抱怨方有毅廢話一堆不教正課,Simon說:你對最後會愛他的!現在是最後了,還不到愛他的程度啦,但我的確對這位與美帝奮鬥26年的怪人存在著一股敬意。最後的一堂課,當結束的號角吹起時,他獲得了大家的鼓掌致意。恩,這是我遇過第二個受到鼓掌致意的老師了,即使場面不像上一次那樣的讓人動容,但一股小小的激動還是油然的升起。最後送給老師一個足以形容老師的GRE單字,QUIXOTIC,作為ending吧~
路過一間新開的扭蛋店,陳列著聖誕夜驚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的新一代扭蛋。兀然的想起有一個學姐非常喜歡這個-而她最近的確是需要鼓勵的,於是就投了2個。一個送給學姐,一個留給自己。學姐拿到時高興得尖叫了起來,而一臉的歡欣模樣,大大出乎我意料,大概是我是屬於平淡的那一種吧。恩...$50的小東西,可以換得到這樣大的快樂,好像太超值了些哩。
坐在活動中心外的階梯上,貝里拿出包包裡的維尼扭蛋,說:"以前美瑩很喜歡維尼的扭蛋,所以我們都扭變身維尼的...一看到,就忍不住扭了一個..."。我才突然想到,幸芝是喜歡聖誕夜驚魂的阿,以前。我苦笑的對貝里說,看來我們有了共同點了。但究竟是無意間還是下意識呢?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反正也不重要了。也許就像是,一個一個的扭著,像是一個一個的買回飄散四處的,不可尋的回憶吧。
10月到了,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月份。時間越接近就會無法自主的想起一些事情來。像是無法違背的生理時鐘一樣,該到的時候小鳥就會從鐘裡跑出來,嘰啾的啄著你的頭。大概是我假裝不了它不存在吧,真是要命的固執,呼。不過,時間越久,看的就越淡了,這也是好事一件吧。把事情丟向無窮盡的時間長河中,總有一天會被稀釋掉的,總有一天。
Monday, September 26, 2005
Loyalty
不是頂累,反正我本來就是夜貓子~ it just piece of cake
王建民投的依然穩健,結果也相當的美好。先發7局失3分自責分的勝利投手。Yankees目前保住了分區領先的地位-雖然和Red Sox並列;而王建民保住了在總教練對他的期望以及下禮拜最後一週總決戰的先發機會。
不過我其實沒有那麼關心這些事情的-除了王建民之外。因為我是Braves的fans阿!斧頭幫的成員之一。不過今天這場比賽卻的確的吸引了我的目光-是與戰績勝敗絲毫沒有干係的事情。
Yankees陣中服役15年的老將,Bernie Williams,將於這個球季後成為free agent,而會不會被Yankees重簽回隊中是未定之天的事。今天這一場比賽是Yankees本季在主場Stadium出賽的最後一場,又是週末下午的比賽,因此湧入了大量的主場球迷。除了享受一個美好的週末午間時光外,很多人都是為了看Bernie Williams最後一次在主場出賽而來的。
每當Bernie Williams上場打擊,全場5萬多名的觀眾都會起立鼓掌呼喊他的名字。4次打擊,每一次都如此。即使今天他沒有打出關鍵的安打,仍然是一再地受到全場觀眾致上起立鼓掌的最高敬意。許多人甚至還做了海報到現場揮舞著,高喊著...即使到了最後一個半局,防守在中外野的Bernie Williams依然不間斷的受到全場觀眾的歡呼:Bernie!Bernie!Bernie! 那是一個多麼令人動容的畫面阿~~
現實是殘酷的嗎?所有的一切以當下的表現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嗎?也許有時是吧,但至少那一刻我看到的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球迷回顧的是15年來他帶給Yankees帶來的豐功偉業,世界大賽冠軍,和每一場比賽在場上球勝的拼勁,以及種種的回憶。那是一種球員對球隊的Loyalty,換來球迷對球員的Loyalty的表現。尤其是當結束的那一刻無法抗拒的來到時,真誠的感情就止不住的流瀉了出來......
阿~這就是所謂的Loyalty阿~全然純淨的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05
嘓嘓嘓
走向圖書館的路上,我心中納悶著:明明是秋天阿~我喜歡的秋天跑哪裡去了?秋夜晚風的愉快夜晚,又跑那去了?
才剛補完習,算一算剩下的日子...唔...正好剩一個月,今天過完就不到一個月了。感覺還有好多事情要決定,subject考不考?學校也還沒鎖定;更重要的是,到底哪一個領域?無形中覺得好沈重阿,腳步像鉛塊一樣的蹣跚...
走進圖書館,突然想到碩士這兩年沒進來多少次,倒是畢業了後常來,哈,這叫做 ironic 吧~
不過,今天的圖書館好像跟平常不太一樣,但一時也說不上來哪裡不一樣。怔住了一會兒,才發現原來是這樣阿!
陽明的圖書館建在半山腰上,四周都被植物環繞。而由於下雨天的關係,青蛙和蟾蜍都跑出來湊熱鬧,"嘓嘓嘓"的此起彼落叫的沒完,環繞著圖書館的四周像是環繞音效般的。圖書館平常都是很安靜的,如果有人在裡面不知好歹的講起手機或是聊起天來,嚴肅的館員阿姨都會迅速的加以隔離->撲殺。但妳總不能到外面去對青蛙說:"噓~小聲一點喔,有人在唸書呢!"吧?因此青蛙蟾蜍們得以快樂的鳴叫不受打擾。
本來寂靜的圖書館,突然間充斥著"嘓嘓嘓"的蛙鳴,但其他人還是正經危坐的在低頭專心於自己的工作。這些元素形成了一幅很不協調,但又很有趣的莞爾畫面。很不尋常,但格外有趣。我不禁笑了出來。當然啦,只有我自己知道的那種笑。
好像沒那麼嚴重嘛?也許是這樣的沒錯哩。
Monday, September 19, 2005
Crash
"It's the sense of touch(這是觸摸的感覺)"
"Any real city, you walk, you're bumped, brush past people. In LA, no one touches you....(在任何的城市裡,你走著,被碰撞著,被倉促的人們越過身後. 在洛杉磯,卻沒有人會碰觸你...)"
"We're always behind metal and glass. Think we miss that touch so much, we crash into each other just to feel something. (我們總是躲在金屬與玻璃之後,如此的渴望被碰觸的感覺,因此我們彼此互相的碰撞,只為了感覺彼此的存在)"
我一向喜歡這種很多條劇情的線同時發展的電影-就是有許多的演員,但沒有所謂的男女主角。為什麼呢?因為一部電影用多條主線來發展,就表示他的主題是需要用許多的故事和不同的角度來闡述他的想法的,看到的東西,相對的來的豐富與多樣。換個角度想,如果一部份的劇情或一部份的演員很爛,也不至於影響到整部電影太多。分散風險?哈,那是說笑的。
看完電影後,小珮說:"感覺很像Love actually(愛是你 愛是我)耶!" 恩,我有類似的感覺,但其實它更像另一部電影:Magnolia(心靈角落)。如果你看過的話,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了。那是另外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
這不是一部看完讓人很愉快的電影,也不是一部大卡司的電影,更不會是一部票房很漂亮的電影,但,它是一部mean something的電影。有點沈重的主題,但不就是如此,才會讓人有衝擊嗎?Crash,是有其雙關的意思的吧,我猜。我瀏覽了一下IMDB的介紹,赫然發現導演是先前導了Millon Dollar Babay(登峰造極)的導演,恩...無怪乎這樣的風格阿~
這部電影其實挑戰了一個很複雜、嚴肅又沈重的主題。身處在台灣的我們,也許不是很能瞭解它的張力和震撼力。我們或許能瞭解一二,因為我們有本省人、外省人的情結-每逢選舉出來切割一次社會;也有台灣人與外勞的糾紛。但即使如此,對"種族歧視"這個問題來說,在美國這個民族的大熔爐裡,問題的本身比我們想像的,能體會的要嚴重的太多太多了。黑人從南北戰爭前就開始是問題的核心了,再加上911事件後對阿拉伯世界的普遍不信任感,把這些問題一層一層的加深擴大,變成越來越複雜的不解習題。誰對誰錯?是白人鄙視輕視黑人,所以黑人仇恨白人?還是黑人作奸犯科,所以白人鄙視黑人?還是白人欺壓黑人,所以黑人反抗白人?你永遠不知道答案,你只知道都有可能,但也都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911事件後,美國人對因恐怖行動喪生的世貿大樓罹難者的哀悼與痛苦,對應到部分阿拉伯世界的報應論及振奮歡欣心情的兩相對照,又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情。人的價值,因為他們的膚色與人種被階級的區分,很怪吧?我始終無法理解。
因此,即使是位處於民族大熔爐中的美國,收納了來自世界各地夢想到美國來的人們,吸收了其旺盛的生命力與不同文化的豐富度,但也吸收了不同人種與種族之間的猜忌與衝突。就像是一大口的吞掉了好幾塊的蛋糕,營養美味,卻無法消化一樣-好的壞的,都要承擔,這是必然的。
為了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和別人碰觸。於是每個人在周圍築起一層層的高牆與挖掘一道道深壕,不讓別人有機會碰觸自己,也不讓自己有機會去碰觸別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堡壘裡,用自以為是的角度和認知來評斷別人及這個世界:黑人就是手腳不乾淨;白人就是壓榨有色人種;阿拉伯人就是來美國發動聖戰的。稍有一點知識的人也知道那是愚蠢的偏見,但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種族間無法化解的仇恨考量進來時,好像又變得不是那樣的難以理解了...
白人與黑人與中東人與中國人與墨西哥人與韓國人,各自背負著不同的偏見與曾經受過的傷害。傷害讓他們對人產生了恐懼,害怕相信別人會再讓自己受更重的傷,於是只好武裝起自己,去相信那些可以讓自己堅強自己的信念。看著那些因為偏見造成的傷害和遺憾,我的理智吶喊著:"不必這樣的阿,事實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那只是你們的偏見阿!" 但情感上,卻又感受一股很深很深的悲哀,因為他們不過是想保護自己而已,就是這麼簡單的理由罷了。可以體會,卻又無力扭轉的,那才是真正的哀傷吧...
像是魔戒裡的Sam說的:"我相信這世界還有善意的存在..."。真的嗎?我不知道,但這也許是唯一的panacea了吧,我想。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05
Pub
大學的直屬學姐是一個很熱衷於pub夜生活的人。她總是說,有機會帶你們去見識見識。 聽她描述著那穿著得體的人們,穿梭在紙醉金迷的夜晚,就像是另一個空間般的遙不可及。
推開了大門,燈光昏暗的讓你很難看得清楚其他人的面孔。但隱約看得出來這邊的年齡層似乎主要不是我們這個年紀的,還要再高一些。吧台有一些外國人,一些中年人散坐在每個角落,兩個年輕女孩似乎在等待她們的另一半,情侶靠著彼此在遠方的角落裡呢喃。
打開了菜單,我戲謔的跟Simon說:來杯波本吧!他說:那你得試試看加咖啡才行。"波本讓你醉倒,而咖啡讓你醒著" 我們相識而笑的自以為身處在紐約的阿姆斯壯酒吧,一杯又一杯的喝掉我們的無奈。
我的酒量奇差,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但,來了pub,點個牛奶好像不太搭嘎。好吧,來一瓶corona吧。擠入了檸檬,四支手伸上了天際,像是"One for all, all for one"的觥籌交錯,互許我們的誓言。
"歐吉桑"的band緩緩的拉開了夜的序幕。主唱一頭長及腰際的長髮,光是纏繞成馬尾,就花了一段時間,而除了主唱,Keyboard,Bass和鼓手都是4,50歲的歐吉桑,我突然想到了Mr.Children的那首MTV。
第一首是AeroSmith的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這首歌對我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意義。雖然時間已經拉的夠長,長到足以把一切都埋葬在過去,但我還是不自覺的回想了起來。這沒有辦法控制的,無論好的壞的,記憶就是會以他們的方式存在,再以他們的方式出現,又消逝...
接著"歐吉桑"繼續唱著英文的老歌。也許是年紀還不夠,接觸也不夠,他們唱的歌我幾乎都沒有聽過。但很奇怪的,即使是如此,感覺仍是出奇的爽快。是因為我們老了,所以開始對老歌有感覺了嗎?也許。
拿著酒瓶,隨著節奏輕敲著桌面,除了聽之外不用做任何的事情,不用想任何的事情,而在那一刻,任何的語言都是多餘。
All you have to do is immerse。
Bee Gees的 How deep is your love & Consipiracy Theory(絕命大反擊)的主題曲,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是另外兩首我聽過的歌。突然之間,我有一點點瞭解Nick Hornby和村上春樹的書裡,為什麼會穿插那麼多他們喜歡的歌手、樂團、專輯和音樂了。大概有一點那樣的味道吧,我猜。
高舉著酒瓶,酒瓶在空中不停的交錯-為了任何的名目,任何的人們,任何的一句話,任何我們不著邊際的鬼話。
有什麼煩惱,明天再說吧,今晚我們只要買醉就行了。
Sunday, September 11, 2005
秋夜‧晚風
一把把大的遮陽傘下隨意的擺放著幾張的藤椅。
情侶們互相依偎著細語呢喃;一家人趁著晚餐後的閒暇時光到戶外來乘涼;
上班族下了班,叼著根煙在徹底的放鬆;遠處有金髮美女凝視著遠方的不知何物; 三五好友們啜著咖啡,聊著他們的人生和久違的朋友們。
舞台上有兩個人表演著。一個彈Keyboard,另一個主唱。
他們的團名很不好記,但反正也沒有什麼必要記得。他們隨意的讓台下的聽眾點歌,雖然唱的不怎麼樣,但總算是音還唱的準。
兩個人你問我答的在台上試圖想炒熱氣氛,台下的聽眾也適時的配合給予掌聲。
一些歌聽前奏就猜到是什麼了,讓我不禁想起營隊裡常玩的 "前奏猜歌"。
恩,好久以前的回憶了。
有些歌有一段時間了,久到能夠把你的過去回憶從腦海深處recall回來,像是做了一個永遠有效的超連結似的。於是聽著歌,望著遠方,時間像是緩緩的向反方向走一樣...
這是一個夏秋交替的季節。沒有了夏天的酷熱,卻有了秋天的沁涼。
吹到臉上的風,沒有夏天的潮濕,也沒有深秋的寂涼,就純粹是,暖和,又涼爽的風罷了。
不用特別說什麼話,也不用特別想什麼事,你要做的,就只是坐著,吹風。
希望時間停留在這一刻似的,就只保留純粹的秋夜晚風,和自己在裡面。
這是一個美好的,秋夜晚風的夜晚。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05
時間膠囊
接著是那一間國小,日子過了,人改變了,但國小還是依舊。
彷彿時間被封在時間膠囊裡一動也不動一樣。
那時空氣裡的味道好像還聞得到,就好像看著自己那時候還站在那邊渾然無所覺的聊天一樣。
騎過去只花了幾秒鐘的時間,但記憶裡的時間卻像是長河般的流動不止
"恩,說不定打個電話剛好在家呢!" 沒有別的意思,純粹是思考這種可能性而已。
"恩,即使在了,後面還載著小呆,前面是貓哩,也無法停留吧" 很快的就推翻了自己。
我跟貓說:"我有一個大學朋友住在這邊喔~就剛剛那裡"
其實心裡想的,比那多太多太多太多了。只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必要說出來而已。
唔...這樣就夠了。
妳說,妳懂我的意思。是阿,我想妳會懂
妳還說,不要擔心啦。是阿,我一點都不擔心
就只是,在那個當下被觸發了一種,很難忘的回憶吧。
我想,我會深深的記得它的。
Monday, September 05, 2005
澎湖之旅(2081篇)
好吧,我承認我想過,但那不過是像是不切實際不著邊際的幻想而已。
當Simon第一次跟我說有綠蠵龜這回事時,我完全的著迷了。
想像一下能在野外看到綠蠵龜上岸,下蛋,再爬回大海... 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阿!
於是兩個人興致勃勃的像策劃一件驚天動地的大計劃般討論著,一邊談著,我就一邊在幻想著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這不是很棒的行程安排嗎?" 我興奮的問著。
"但,不是每個人都對這種活動有興趣的阿~" "看烏龜?拜託!!" "有些人就是會完全沒興趣,真的" Simon回答著。
想一想也對,我很有興趣,但不代表別人也同樣阿!
其實有點算是自己的私心吧,沒有問過大多數的人的意見就決定了這種行程...
"我想大家應該也會喜歡吧!" 這是典型的自圓其說&自我安慰的說詞 Orz。
又過了一段時間,到了真正要確定行程細節的時刻了。
我滿懷希望的把我們粗估的行程PO在ptt的版上,請相關的有力人士幫忙審核一下。
"烏龜下蛋可遇不可求,別真的把這個排入行程中-除非你是要在望安住個一個月。所以碰碰運氣就好" 這是版主給我的良心建議。
從那時起我才真正的知道這件事情的發生率不是像我一廂情願的那麼高。所謂的期望值,很小很小很小...那怎麼辦?
[這種不確定性這麼高的行程還要排進我們的行程嗎?]
[萬一看不到的話,大家會很失望吧?]
[時間只有三天,還要花了這麼多時間在這上面,划算嗎?]
你總是想面面俱到的考量所有條件,做出最有效的最大值應用-但事實上那是不存在的,一定要有所取捨才行。
於是,就衝了吧!別想太多了! 這是這次我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即使今晚沒能看到綠蠵龜,我想這也很值得了吧!" 這是我聽完那天晚上簡報的感想。
簡報既生動又有趣,即使我身旁的葛林喵老師High的莫名其妙+不可置信+難以理解,我還是很聚精會神的在聽簡報。因為那真的很棒!
如果你常做簡報,你就會知道要報告一個無趣又倒人胃口的簡報有多麼的容易。
除非是有一定程度的訓練、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熱情,你是沒有辦法做出一個好的簡報的。但我想,它的確是。
本來有另一團約30多人的團體那天晚上也要跟我們一起聽簡報的,但他們缺席了。我突然想起Simon說的:"不是每個人都對這種活動有興趣的" 恩,我想他們大概在哪裡正歡唱著卡拉OK吧。
聽完了簡報寫著問卷。
身邊的小珮幾乎完全的不行。"恩...好吧,她是國文老師...";
葛林喵倒還不錯,以一個英文老師來說。"恩...可能是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大腦活動旺盛吧";
地球上的表面積有百分之多少是水? "什麼!!小美居然問這種問題!!!"
好吧,大概以我的背景來說,這太easy了吧,不然生命科學念假的喔!?
留下了電話,一行人興沖沖的回到了民宿。
但數人很快的就倒下了。小美、小珮、小呆、貝里、家泓都陸續的陣亡。
總覺得這一晚,很捨不得它結束。總覺得這一晚,該留下些什麼...
慢慢的,時間過了3點。Simon無意識的撐著但在打盹;葛林喵和Heaven專心的盯著螢幕;Taco也還活著,偶爾繃出一兩句話。
"我想,今晚大概就這樣了吧~" 我心裡忖度著。雖然有點小失望,但畢竟早就有心理準備了。
突然間我的手機響起了!看了一下號碼,其實也不用怎麼看啦,誰會在半夜3點多打給我?
"有綠蠵龜上岸了!!" Simon從半昏迷狀態下驚醒。更經典的是,家泓猛一翻身,大呼:"還好我沒睡著!!" 但他其實早就睡著了,哈!
我本來以為會有人想睡不想起床的,但這次,似乎是我太低估了大家的決心了。
在凌晨三點鐘奔馳在望安島上,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但走在夜色中的沙灘上,那滋味更難以形容。
走過一個大坑,是先前某一隻綠蠵龜留下的。夜很黑,但人的瞳孔會很快的擴大去適應黑暗。
走在似乎無止盡的沙灘上,為了見她一面。腳步很沈重,因為沙灘的阻力很大;但腳步也很輕快,因為心情很雀躍。
我想了一想,每隻綠蠵龜20~50年才會成熟;成熟後每2~5年迴游下蛋一次;每次迴游14天上岸產一窩蛋...於是我們在這種機率下,就在這一天,這個時刻,這個當下,可以目睹2081的真面目,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又極度幸運的一件事阿!或許表現出來的不像Heaven她們那樣的興奮,但內心其實是激動不已的。就像是...一個已經不抱希望,虛無飄渺的夢想,在一瞬間突然實現般的不可置信。
猛然一抬頭,獵戶星座的腰帶展開在遠方的天際。本來濃的化不開的雲層突然都散去,露出皎潔而巨大的月亮。突然想起一首周華健的歌:"飛越迷霧,把生命看清楚......撥雲見日,重回到最初"。
走在回程的路上,全身沐浴在灑落一地的月光中。植物,沙灘,岩石,海浪,還有行走的人們,構成了一幅很美,但美的很不真實的畫面。我頻頻的向後看,望向一大片延伸而被月光照亮的沙灘,試圖想永遠的停留在這一刻...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05
澎湖之旅(卷中內容篇)
感覺上好像隨便抽一小部分思緒出來就可以講好多故事,寫好多東西。
恩,不過細節部分就略過不談了,說一下那些印象深刻的點就好了。
[吉貝]
其實吉貝的沙灘也是蠻漂亮的。雖然可能比不上望安的網垵沙灘和馬公的夢幻沙灘。
這次去的天候不佳,不只陰霾還下著雨。但我想如果是好天氣,吉貝的沙灘應該會是另一番光景吧!恩...水上活動玩一次就夠了,下次把體力和時間分給其他的地方吧。
[馬公的夜]
第一天晚上當貝里出去很久遲遲未歸時,我後來也溜出去逛了一下。一方面看他跑去了哪裡,一方面享受一下夜晚的寧靜。可能是因為住的是市郊,又是馬公吧,夜晚真的非常的安靜,靜謐到了一種難以想像的程度(當然啦,是以我在台北的經驗來說)。除了偶有經過的車外,幾乎沒有什麼人跡。我環顧了一下四周沒看到人影,就兀自走向對面的興仁國小了。興仁國小是桌球國手蔣澎龍的母校,門口立了一尊大雕像。但實在是太暗了什麼字也看不到,所以就走進學校內了。走在PU跑道上,踏著黑暗,沒有路燈沒有月光,是有一點點戰慄的。但也只有在這種時候你的思緒才會變得無比的清明,純粹的不受任何外力影響吧。這是我喜歡的感覺。如果天氣好一點,或許躺在跑道上看星星,會很棒吧!我心裡這麼想著。坐在跑道旁,遠眺遠方的海面,約過幾分鐘就會有一道閃電劃破天際切開黑暗的打在海裡。聽不見打雷的聲音,只看得到驟亮的閃電在瞬間出現在無垠的黑暗中,又瞬間的消逝。那種力道,那種畫面是很震撼的。即使不用轟天震響的聲音,也完全無妨於它真正的壯闊與力道。那一夜,我很滿足。
[七美]
這次比較遺憾的,就是七美停留的時間太短了。不過事情本來就是這樣,有捨有得嘛。That's fine.
七美給我的感覺是很好的。但那無關於它有雙心石滬的關係。七美的路很好騎,很大很寬。一邊騎風景就出現在你身旁,完全沒有遮蔽或阻擋的。海岸就在你的觸手可及,隨目所見之處。你不必繞了一大圈,走一大堆小路、泥濘路、山路才能到想去的地方-因為景點就在你身旁(唔...這不是植物園就在你身旁的課文嗎 orz)。騎著車吹著海風,肆意的欣賞旁邊的風景,恩...真的很舒服。以地質地形來說,七美有許多值得一看的點,賽門說"下次應該找個地理老師一起來的",我想是有他的意思在吧,哈!
除了海岸邊的風景外,七美有許多的黑山羊四處的遊走,也有黃牛悠閒的四處漫步,既不怕生也不怕人,完全是以牠們自己的步調在走著,甚至牠們還直接坐在路中間哩!這就是所謂的自然吧,我喜歡這種感覺。
這是一個我之後還想再來的地方,說不定是因為我適合離島的步調吧,哈。
[望安的網垵沙灘]
去之前就聽說這是澎湖兩大漂亮的沙灘之一。果然,的確很漂亮。
那天去時沙灘上只有我們一行人。大概是因為本來去望安的人就少吧,多半也都不在那時段。於是我們享有了包下整個沙灘的權利。
沙灘的漂不漂亮,我想其實很簡單的一個指標就是它維持了本來的樣子有多少?沙灘本來應該都是很漂亮的,但遺憾的是很多地方一旦人一多了,沙灘就會被毀掉,這是很遺憾的事情阿。你說墾丁的很多沙灘本來不美嗎?我不相信,是因為人們缺乏公德心和道德感才會變得現在這樣。所以之所以這邊會這麼的漂亮,我想一部份的主因也是因為來的人少吧。有點消極不是嗎?但事實就是如此阿~
沒有被浪打到的沙灘,很鬆很軟,一採下去足跡就身陷其中,留下大大的腳印。讓海浪沖著自己的腳,有一股說不出的清涼感覺,而浪打到沙灘上變成了朵朵的浪花,像是泡沫一樣。看著大家興奮的在沙灘上踏著浪,跳躍,奔跑,我想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吧。沒有人看到這麼美麗的沙灘,這麼舒服的海浪,心情還會不好的吧?
[晚上的網垵沙灘]
晚上很迅速的烤完了肉,又緊接著爆破Taco的重頭戲。其實那天晚上有一件事情是我一直想做,但沒有做的:就是去網垵沙灘的堤岸邊坐著吹吹海風。就像是小呆說的,烤肉的時候不覺得,因為大家都在說話,但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邊這麼靠近海邊,可以聽得見海浪的聲音耶!可以的話,我真想找個人一起來這邊聊天。聊聊近況聊聊心情聊聊感覺,吹著風,聽著浪濤的聲音,感覺大海距離你如此的接近...那一定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甚至天氣好的話直接帶報紙來鋪,躺在沙灘上看星星,又是另一種感覺了吧。也許,下一次吧,下一次會有機會的,我想。
[最後]
就像賽門說的,每個來澎湖的人都會很貪心。總是覺得花了這麼多錢和時間,好不容易來一趟,不多去一些地方實在很可惜。於是大多數的人都拼了老命的在趕行程。但,仔細想一想,來澎湖是來度假,來放鬆,來旅行的,不是來參加比賽拼業績的不是嗎?即使有些地方有小小的遺憾之處,但滿足也比那多太多太多了。反正,還有下次嘛!下次,再補足就好啦!
Monday, August 29, 2005
澎湖之旅(卷初設定篇)
好像大家都寫的差不多了 所謂的作業
大概就只剩我和Simon了。好像很沒有說服力吧 哈~
考試啦,是因為考試的關係。不過另一方面有點不知從何寫起,想寫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總覺得有一天一夜說個沒完的份量。
Well,just wait and see
[構想]
這個構想很早以前就有了。忘了是5月還6月吧。
Simon一直問我說:要不要暑假來澎湖阿? 暑假!夏天!!海灘!!!多大的誘因阿
但論文及口試的關係,從七月才開始真正的動了起來。
這種東西,說難不難。就做點功課敲定細節徵詢意見規劃路線,就出發了。
旅行,是很隨意隨興的。
[人物設定]
真正難的是成員。誰能來誰不能來,要找誰來不找誰來。想到這個我頭就開始痛...
本來想說去一趟澎湖要花不少錢,還有時間搭配上至少要三天,可能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辦法。
所以,一開始我就是抱持著"就算是只有自己,也義無反顧"的想法的。
不過很意外的也很高興的,Taco、家泓一開始就爽快的答應要去了。貝里拖了一會兒,但我感覺得出他是想去的,只是醫院工作的關係無法立即確定。That's fine.
真正意外的凱雯她們。
有一次在台北的skylark一起吃飯(with小珮、凱雯,小美好像先落跑了)。在等待入座時我突然想到:"那問問看她們想不想一起去吧!" 但老實說我那時的想法大概是10% positive,90% negative的,原因跟前面提到的一樣。沒想到她們兩個還挺興奮的也很有興趣,外加上時間剛好可以配合。但那時她們還沒考完教甄,就一切等考完試再說吧。等到考完了也已經快七月底了,計畫如火如荼的開始啟動了(事實上是不啟動也不行,沒接觸還不知道,暑假的澎湖只能以大大大大熱門來形容之 orz)。想到凱雯她們還沒確認,就再打一次電話做最後確認吧~
一樣,比例還是10% positive,90% negative。
"ㄟ...還記得我先前提過的澎湖行嗎?後來妳們覺得怎麼樣..."(老實說我本來不覺得會OK啦,所以問起來吞吞吐吐的 orz)
"OK阿~我們要去!"
"什麼~我不是在說 [看看,我們想去]這種喔,是確定要去喔?"(我真的嚇了一跳)
"對阿,我問過她們兩個了,大家都很有興趣。我們要去!"
就這樣,我自以為的10% positive,90% negative完全宣告預測失敗...
這幾個女生似乎是充滿了決心和不可預料性的阿! 我喜歡!
再來提到的是小呆。
上學期我幾乎沒有遇到小呆幾次。無論是當面啦,電話啦,還是MSN
一方面自己也忙,另一方面總覺得呆的MSN暱稱看起來都很悲苦的樣子。好吧,就不吵妳了。
決定要去澎湖後當然問了一下呆要不要去。我本來以為會OK的。
但後來她告訴我她另有可能成行的北京行,和所上的老師和同學。再加上被同學遊說...所以如果去了北京就不能去澎湖了。
其實那時有點錯愕啦,老實說。雖然還是希望能一起來,但我也跟她說了,我這個人最不喜歡勉強別人了。大概是因為是自由主義者的關係吧,哈。總覺得這種事,如果不是出自100%的自願或動機,就沒有意思了。這種所謂的"意思"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很注重這種感覺。
勉強了或是被勉強了,整個味道都會變掉阿~我是這麼想的。
後來北京行取消了,我就跟呆說:那妳現在覺得呢?想跟我們一起去嗎?
呆說:我還可以跟嗎? 我說:當然可以阿(廢話! 但這是OS),但妳要趕快去訂機票 blah blah...
但我聽得出她還是有些猶豫。就我的想法裡:(1)北京行取消了(2)她本來就想去澎湖(3)時間沒問題。所以,應該是錢的問題囉?(這個推理有邏輯性吧!) 想說錢嘛,先借妳就好了啦,小事小事啦。當然啦,到最後最後才發現原因比我想的還要複雜一點就是了。總之,機票後來也買到了所剩不多的最後幾張之一,這也是命阿,注定好呆會是我們的成員的。
葛林喵是另一個不在我預料範圍內的人。和葛林喵其實這些年沒有什麼太多的接觸,因為時間空間的關係吧。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沒事跑到她們家和他老哥一起閒話543。但似乎她是從凱雯那裡聽到這消息並也很快的決定要跟(恩...這群人,都這樣的嗎? 哈)。一次要打電話給家泓說定機票的事情,順便跟旁邊的葛林喵聊了幾句。我突然發現她完全不了狀況,不知道要去哪些地方,不知道誰要一起去,不知道要花多少錢...什麼都不知道,居然就決定要跟了!?好樣的~
當然啦,後來才知道為什麼她這麼爽快的不加思索的加入,但那也是後話了。總之,是一個驚奇!
[組合]
所以,成員就這樣訂了。
後來儼然形成5男5女的情勢。但一樣,這跟我的設定完全無關,就只是剛好變成這樣子而已。總之後來事實也證明,很成功阿!(Taco你說是不?哈)
[後記]
團體變成了10人幫,有些事情就要規劃的比較仔細了。畢竟你負責的不是你自己,是全部的10個人。2、3個人可以自由行,比較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住哪裡就住哪裡,很隨興也很自由的。但10個人的話,就要好好的計畫了。像是家泓說的,我喜歡完善的規劃,希望呈獻最好的結果。沒有所謂好或不好的區別,只是成分的不同而已。
其實前面也說過了,我不是愛辦活動愛出鋒頭的人,如果你和我熟一點就知道。我只是單純的希望,"我們",能留下些什麼--在這有限的時間裡。這種感覺是很單純很直接的,什麼有沒有空做這件事啦,要花多少時間準備資料安排路線啦,得聯絡多少人啦,這些問題相形之下都是次要而微不足道的。因為期待發生,到親身體會,到感動回饋,就讓我覺得太值得太值得了。
Friday, August 26, 2005
唐‧吉軻德的敵人
唯有站在風車底下時,你才會真正的感覺它到底有多巨大。
先前我做過功課,所以知道在澎湖的中屯可以就近看到風力發電的巨大風扇。然而,當你親身站在底下的時候,那又是另一幅光景和感覺了。
我記得沒錯的話這個葉面的直徑是45m,大約是15層樓高。很驚人吧?
這期的國家地理雜誌正好有介紹到替代性能源,而風力發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裡面有一些數據可以參考一下。
丹麥希望打造一座全世界最大的風力發電機,葉面半徑是61.5m,也就是說直徑是123m,足足是眼前這座的3倍左右。用了18公噸的碳纖維和玻璃纖維製成,將用於一座高183m的風力發電機上。如果沒有比例概念的話,自由女神高度大約是40m。
全世界風力發電所佔電力的比例大約不到1%。但歐洲相較之下是比較favor風力發電的。丹麥的風力發電大約佔了全國電力來源的20%。
由於景觀及環境問題的考量,德國就把風力發電機設置在無人的大海中。"因為海鷗不會投票",專家如是說。
有一天我也想看看大海中排成一排的巨大風車,然後舉起我的長矛,向前衝去!
Thursday, August 25, 2005
澎湖之行(沈澱篇)
"我的心遺留在澎湖"?有點那種味道
偏偏禮拜一就要考試了。哎,果然出去玩三天,要在花三天平復心情阿。
這幾天不論是透過網誌、MSN、電話、甚至是見面,我跟好幾個十人幫的成員聊過天。總覺得希望知道大家玩回來後的心情,是愉快呢還是彆扭?是滿足呢還是遺憾?是徹底enjoy呢還是普普通通?其實應該要有時間可以在旅途中和每一個人都聊到天的,但是行程就是那麼趕(睡覺都沒時間了,外加上策劃爆破Taco的活動);又有新朋友一起出來玩;以及要負責整個活動的進行。於是,很可惜的在三天裡面有很多人我都想好好的跟他們聊天的-無論是家泓貝里Taco,還是凱雯小美小珮佳君小呆,這應該算是我最大的遺憾吧,這一次。
後來仔細想一想,尤其是昨天和小呆聊過天後,突然覺得自己擔任這個角色不是很合適。你必須要掌握好團體的氣氛,並適時的加入大家;在冷場的時候搞個笑;在大家意識不清的時候振奮大家的精神;在眾人失去方向的時候尋找到彼岸。最重要的是,讓整個團體的人都感覺一樣的自在沒有所謂的核心與邊緣份子。恩...我想大概賽門或是家泓會是比較適合的人選吧。
我想我只是因為,單純的不想白白的讓時間和機會流逝,然後什麼東西也沒抓住吧。
就只是這麼簡單的理由。
回來後想了一想,似乎在旅途中往往過份的擔心許多事情了。你總是擔心事情會不如預期的發生,可能會下雨啦(那後兩天的行程怎麼辦?);可能會搭不上船啦(鑰匙找不到?);可能最後一天的行程完全泡湯啦(船居然前一天觸礁?) 再加上這種由三群人組合起來的團體會發生什麼化學效應?會不會有人不適應?等等等等。當然啦。你總是希望事情妥妥當當的照原訂計畫來走,畢竟那是經過再三斟酌與討論過的結果。但是出去玩本來就是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阿~有時 All you have to do is believe and relieve。
我現在已經知道自己會是個著急的人,尤其是當我負責了事情的時候。你總是想把事情做的盡善盡美(idealist?),然而當事情有了偏差時你就會焦慮,而焦慮就會表現在臉上或動作上轉換成情緒,情緒則會影響到別人。Well,我不知道這次是不是做的比較好了,但我希望是的。
當貝里出走,老半天都不回來的時候。其實我是不著急的,因為我有時也會這麼做。
有時候你就是想一個人靜一靜,因為這是你比較熟悉的方式。
團體中每個人表達自己的方式不一樣。有的人會很熱情活潑的一下子就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但有些人會用比較安靜,比較內斂的方式在和別人交流。這不是好或不好的問題,單純的只是個性上表達方式上的不同而已。話比較少比較不外放的人,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話說,有時只是在等待有聽得懂他們語言的人出現,用適合於他們的方式來說話而已。
我想,這是這次旅行最大的收穫之一了吧。應該說是我早該知道這件事了,因為我就是這樣子的人阿~只是我突然忘記了而已。
旅行的充實與愉快是一個層面的東西;回來後能分享到每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對我來說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於是我看到了Taco寫出我從沒看過的文章,不曾寫過那樣深入那樣坦白那樣細膩的心情;我看到了貝里為這三天的心情和情緒做了讓大家寬了心的註解;我看到了凱雯充滿活力又感情滿溢的網誌;看到了小美交出她鉅細靡遺的作業(我給了99分哩);和家泓昨天暢談了一整晚久違的老友時光;和賽門做了兩個多小時的總檢討,充滿了快要滿出來的感動和回憶;和葛林喵老師在冷死人不償命的火車上聊了許久也終於體會她過high的心情;和旅行中幾乎沒什麼聊到的小呆把一切都補了回來(雖然差點不支倒地)......
於是乎,我才開始讓自己更瞭解自己,也讓自己更瞭解別人,當然,也讓別人更瞭解你。
這就是,團體旅行的意義。
Tuesday, August 16, 2005
The power of words
有很多話是耳熟能詳的,但直到你看到原文時才真正能體會到它的涵意。
"And so 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John F Kennedy
"所以,我們美國的同胞們,別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該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 " -美國總統甘迺迪
"The buck stops here." -sign on Harry Truman's desk
"責任就到我這裡為止"-美國總統杜魯門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Julius Caesar
"我來,我見,我征服" -凱薩大帝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going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狄更斯 雙城記
這段話讓我想起第一次聽到這段話。是國中時從同學林韋均的作文裡看到的,題目是什麼也忘了,但是總覺得能引出這段話作為開頭,真是了不起阿!他的字很漂亮,作文寫得又好,所以印象特別的深刻。如今看到原文,又是另一種感受了。
恩,總有一天我會透過原文,來瞭解那些未被modified過的,原始靈魂的。
Monday, August 15, 2005
倒數五天
今日天氣晴 炎陽高照 藍天白雲 微風徐徐
週末應該也是一樣的好天氣吧。不,是一定是。
昨天和自稱是"太陽之子"的賽門通過電話。討論到天氣的問題。
我說我相信週末一定會是好天氣,因為連續兩個颱風的機率太低了。
他說:"我很期待週末哩" 我笑了,但他大概沒有感覺到。
其實不是笑他。只是那是一種很奇妙又複雜的感覺。不是用"我也很期待"就可以完整表達得清楚的。
昨天晚上又一如往昔的睡不著了。
8/29要考AWA了;而8/20要進行籌畫多時的澎湖之旅。
恩,很明顯的時間不夠用了,而且內心有兩股力量在交戰。
天使方說:早知如此嘛!不是一早就計畫好了,但是計畫跟不上變化對吧?你看看你現在什麼樣子!
惡魔方不示弱的說:作文而已嘛~沒關係啦。你不是也開始動了?OK的啦!
大概我也有分裂人格的特質吧 24個竹子?還是第5位竹子? 唔..好像名稱不太響亮...
對於澎湖之行,其實到後來事情已經跟我本來想的完全不一樣了。
倒不是說是往好的方向或是壞的那一邊傾斜的問題,而是只是出乎我預料之外罷了。
我突然想到多年前的宜蘭行。Taco跟我說了不要把東西全攬在肩上的事情。
後來想想的確是有點那樣子的沒錯。其實說到底不是不相信別人的問題,而只是單純的覺得有時自己做比較有效率而已。
但畢竟這是一個團體阿!不是自己在裡面蠻幹就行了 當然啦,這是後話了。
這次卻不太像那麼一回事了。
我跟小呆說過,我一開始就是抱著:"雖吾一人,吾往矣"的想法的。
無所顧忌、無所牽絆、無所畏的青春年代已經過去了。
緊接而來的是我們對人生的規劃、對課業/職業的責任和對自己良心的交代。(說起來就覺得沈重阿 orz)
"這是我最後一次的...了"這是貝里的名句,雖然這個所謂的"最後"來了好幾次...但那種心情是很容易可以瞭解的。
總想抓住些什麼-在一切義無反顧的走向你無法預料的方向之前。
這大概就是動機吧。
我無意每次都成為主辦人,主導一切的事情。如果有別人計畫好讓我單純參加,我也非常樂意!
只是有時候你希望事情發生,你就得主動爭取並投入心力。否則這就只會是空想罷了。就這麼簡單而已。
喔,我現在不只是期待而已。
現在就像是看著自己種下的不知名種子,一天天的看著他終究開出什麼樣顏色、大小、形狀、香味的花朵,如此般的心情吧。
Friday, August 12, 2005
Digital Fortress & Kipling
我有一種自毀的傾向,好像從大學就開始這樣了。
有些人在低潮、不順利、沮喪時會大吃大喝;有些人會狂買衣服;不過我的話,就是買一大堆書。這樣的好處是有兩個層次的。
第一,逛書店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用手指輕拂書的封面,念一下導讀,翻一下內容,然後一本一本的把書打包起來帶走變成自己的。痛快!那些你平常喜歡卻捨不得買的書,在心情需要找到出口時限制和顧忌都自然的消失了。"買吧買吧 買吧買吧 這是為了舒緩你的情緒才這樣做的 買吧買吧" 阿~多美妙又有說服力的理由阿!
第二,回到家打開書,一頭栽進去。把自己設身在字裡行間的人物對話與環境氛圍中,很快的就忘了本來自己在down什麼了。這也就是所謂的"轉移注意"吧。
這對我來說像是特效藥般的好用。也也許是有時會覺得,裡面的世界,比外面的世界還更來得吸引人,也更真實一點吧。
現在好像就處於這種自毀的階段般。
有個改不掉的壞習慣就是,當我覺得無力解決或是過於巨大而無法橫越時,我就會想要跑開,跑到一個我覺得熟悉的地方裡。
這兩本書就是這麼一回事吧。颱風天看完了Digital Fortress;而一個睡不著的夜晚裡看完了The Burglar Who Liked to Quote Kipling。矛盾的是,明明知道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還是無法抗拒這種強大的吸引力。於是邊看邊懺悔,卻又無法丟開他們。真是莫名其妙的矛盾阿,唉。
我大概就是這麼的矛盾吧。不過不買不看,也辦不到就是了 哈~
Wednesday, August 03, 2005
執子之手
昨天教AWA(分析寫作)的老師教到連接句的寫法,突然天外飛來一筆的講到了一個廣告。
廣告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個女孩問她的男朋友:你會愛我多久? 結果男友在沙灘上寫著:愛妳一直到妳不愛我。
老師就說:這個回答怎麼會對呢?這明明就是 as long as 的句型嘛!就是說"妳愛我,我就愛妳;妳不愛我,我馬上就不甩妳" 怎麼會是天長地久的意思呢? 如果在座的女同學聽到男朋友這樣回答妳,馬上就甩他一巴掌才是! 頓時哄堂大笑了起來。
接著老師話鋒一轉,問男同學說:如果是你們,要怎麼回答呢?老師教你們一個絕招。接著在黑板上寫著:"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契,是合的意思;闊,則是離的意思。後來我查了一下,原句出自於詩經的邶風篇。據老師說傾城之戀裡就有這麼一句話。或許改天有機會應該也來念一下它吧。
想一想,如果說得出口,這的確是很打動人心的一句話。只是,什麼時候才會有機會用呢?想著想著,就到站了。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Tuesday, July 05, 2005
This moment
走過擁擠的台北車站,搭上夜奔的捷運,看著窗外想著事情。
踏著月光,耳裡聽著是Iris。心頭突然一震。
"And I don't want the world to see me,cause I don't think that they'd Understand. When everything's made to be broken,I just want you to know who I am"
Who I am? 這是一個好問題阿,我對著空氣苦笑。
前陣子才偶然的在電視上看到重播的X情人(City of Angels),好久的片子了。我一直印象最深的是裡面的天使們長得不是一雙翅膀,而是穿著黑色的大衣,在日出日落的時候站在海灘上靜靜的凝視這個世界。那一幕,很有感覺。
Nicolas Cage 有人說他長得一副倒楣鬼的衰樣,也許吧,但我就是欣賞那種氣質。溫馨的大圓滿結局大多數人都喜歡,也許是因為讓日常生活中庸庸碌碌困厄疲憊的人們有一點信心,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還是有希望的;當然,是也許,也也許只是不切實際電影世界神話罷了。然而悲劇和難過不圓滿呢?這世界沒有想像的那樣美好,事情也不會都照著人們的期望發展。你的悲傷和難過和無力還有痛苦,並不孤單,因為這些事情就是會發生。你也只能接受它,沒有別的法子。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很先進很複雜。享受了複雜帶來的協調與多樣性但也要接受複雜帶來的混亂與不穩定性。
聽到了她的消息。即使是無意間,但還是讓平靜的心情起了波瀾。怎麼說呢...一方面是替她高興,因為這至少表示她朝著目標穩定的邁進也成功了;但另一方面,還是有點悲傷吧。不是因為今非昔比,只是一種...斷了線的悲傷吧。你永遠不知道怎麼做最好,你可能以後會知道那時怎麼做最好;但當下,你也就只能這樣了。
我總希望離去之後,過了很久很久以後,失去了幾乎所有之後,僅存的一點回憶能留下點真實和美好。當然,這也只是一廂情願罷了,你並不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你也有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你想的有可能只是你modify過後的修飾美好記憶;你怎麼想的對別人也許一點也不重要。Well,that's ok,那已經不再重要了。
25歲了,抬頭挺胸走出去吧。
Sunday, June 26, 2005
這沒有捷徑的
從一個完全陌生的讀者到一個忠誠的書迷;從大一或大二到一個即將碩士畢業的學生; 從一個打從心底相信的信仰,到完全幻滅與摧毀。改變不可謂不大阿,我說。
即使你看過了一次,第二次是完全不同的新的一次。
像是看一部你回味再三的電影一樣,第一次你看的是劇情看的是內容;第二次看的是演員的演技和場景燈光效果;第三次看的是深意和味道。
書也是一樣的,至少對我這個平凡一般的小讀者來說。
第一次看,你只是被完全的吸引住,投身到章節字裡行間,你被震攝住了,但不是shock的震攝,你並不瞭解真正的原因,你唯一知道的是你無法離開更捨不得放下。
第二次看,你大致瞭解故事架構了,於是你讀的更仔細,一些你先前漏過或是被震攝而忽略的細節一一的被你挖出來。然後你發現你被震攝的原因是裡面有一股力量在吸引你,和你發出的頻率是相符的,因此有一些東西有一些感覺的確是從書裡傳遞到你的心裡了。那是作者想跟讀者溝通的。
Scudder是一個凡人,是一個犯過錯的凡人。他會酗酒他會懺悔他會回首不堪的過去他會有所為有所不為。他不是上帝也不為上帝執行他的旨意。他就只是背負著他的過錯然後繼續向前,緩慢的,一步一步的,用他的方式前進,為自己也為那些逝去的人們。
"我在想:經歷自己的悲痛到底有什麼了不起?"
那痛苦怎麼辦?只能用酒精麻痺自己嗎?
"也許不是。也許沒有捷徑。沒有方便之門。也許你必須勉強自己經歷痛苦"
聽起來也許很老套沒什麼新意,但對我來說,從那時也是從現在,我開始瞭解了一些事情,就從這裡開始。
Thursday, June 16, 2005
Now and forever
或許當下的你一點也不在意,也沒考慮過這樣的問題。但是一旦想起來了,就像是漣漪般無止盡的擴大,讓平靜無波的心情起了層層堆疊的波浪。
轉身回過頭看看過去的身影,不禁莞爾的搖頭苦笑又嘆息。很多事情都簡單又自然的一目了然,只是你就是會繞了一大圈,走了一大堆錯路還自以為on the right way。不怪誰,因為就是走過來了你才會覺得一目了然,過去,現在,還有未來。
這個夜晚,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波動。就讓我浸在這漣漪的波動中,好好的想一想吧。
Tuesday, June 14, 2005
階段性的交接
在這個階段的結尾還沒有結束,下一個階段的浪已經打上岸了。於是很多事情都堆擠成一團,變成 一大堆浪花和泡沫。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是由於沒有分配好時間沒有危機意識沒有詳細規劃沒有程序性造成的。是因為太自由了所以導致了腐化和懈怠嗎?Maybe。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機械式的百分之百完美人生。總是會到達彼端的,只是有的時候走遠了點過程艱辛了點罷了。這兩種對立的想法始終在我的腦中拉鋸戰鬥著。
上禮拜的某一天的晚上做實驗做到了快兩點,那時幾乎沒有人了,我獨自一人喫著夜晚的氣息。那時其實身體很累了,意識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一邊進行實驗一邊彷彿腎上腺素源源不絕的分泌般,像是進入一種前所未有的靈台清明狀態。像是把自己推到了懸崖的邊緣,強迫自己在邊緣上游走,恐懼和不安已經被更大的興奮感蓋過一樣。或許是因為一種在迫切的時刻被激發出來的必須要做的使命感吧。當然了,不是什麼救國救民的偉大使命感,只是那種箭在弦上的迫切性罷了。
就平時來說,維持輕鬆的狀態還是我比較喜歡的吧。看看網頁念念雜書寫寫東西。仔細回想起來,這些日子裡我還真是看了不少書:艾西莫夫的基地與帝國,卜洛克的作廢的捷克人,麥可克萊頓的恐懼之邦。"阿不是要口試的人嗎?還有時間看書!",貝里應該會這麼說吧。我以為我已經很節制的買書了,不過看來成效......恩,至少我還知道我花了這些時間幹了什麼吧,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還不錯的理由。
最後的階段了,拼一下吧,雖然永遠也沒終點在那邊等我的。
Thursday, June 02, 2005
無力的剷雪
這是最近看[舞‧舞‧舞]學到的新名詞。村上的書很妙,我一直都不是他的書迷。但是因為家泓喜歡的關係,高中的時候也接觸了幾本。但是大概是年紀小的關係吧,總覺得看不太懂更別說有什麼體悟了。
大概是巧合吧,去年有機會在書店看到了重新出版的[挪威的森林],分成上下的紅、綠兩冊。喜歡它濃豔的紅色,還有深沈的綠色,生命力-生命;旺盛炙熱-愛情;陰鬱深沈-生命與愛情。愛情與死亡,或許在那個當下對我來說是個必須要讀的主題吧。後來,這本書喚醒了我隱藏許久的心情。在去年來說,這是一本意義重大的書,對我來說。
這算是一個開端吧,後來在偶然的機會買了幾本村上的短篇,包括了[聽風的歌],[萊辛頓的幽靈],還有[舞‧舞‧舞]。[舞‧舞‧舞]和[挪威的森林]對我來說有一致的地方,我以前都曾經讀過,但都事隔多年了。多年之後心境和體悟都已大不同,或許多年之後再看,我還是會再說一次同樣的話吧!
[只要一下起雪來,我就有效率的把他剷到路邊去]。這是[舞‧舞‧舞]裡的一句話。
這是一個大系統,裡面的零件各自獨立的運作,如果幾個零件協同起來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也能更有效率的工作。不過不是絕對的呦,零件和零件之間會因為熱產生摩擦,摩擦了效率可能反而會變低也不一定。但是協同工作是有願景的,那是在目標的彼端不是在一蹴可及的地方,所以要有一點遠見和希望才能窺得願景。
Do something,才能改變現狀。然而當do something without any meaning的時候,就是剷雪的開始了。有雪來我就剷,我還是可以把事情完成,也許還是會被稱讚是有效率的Good Job,但不過是routine的剷雪而已。或許還是比那些根本不願意出來剷雪的人好得多,但 悲哀程度是沒有區別的阿,對我來說。
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阿,堅持有稜有角的最後就是自己遍體鱗傷而已,不合時宜被時代淘汰的過時電器。從以前就是這樣了,到現在還是這樣,今後還是會繼續這樣吧 呼~
Thursday, May 26, 2005
ALL-TIME 100 movies
喔,當然,你會說這種投票每年都有,美國雜誌可以選,英國雜誌也可以選,美國人影評可以選,某某電視台當然也可以選,有什麼了不起的...
當然了,每個人的百大都不一樣了,更遑論是一群人選出來的百大。
不過呢,票選這回事大概就是這樣,出來的結果永遠不會讓每個人都滿意,但你如果單純的把它視為一個參考的指標,事情會變得簡單也愉快的多~
這份名單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以我這個年紀出生的1980年代作為一個分水嶺,在1980年後入選的電影只有27部。這符合了許多影評人所公認的:真正美好偉大的電影,都發生在遙遠逝去的年代。是否真的如此我想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時代在改變而人們的價值觀也隨著在改變。究竟是因為人們總是緬懷著過去的時光,還是真的古老的電影才是真正mean something的電影呢?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答案吧~
我總自詡為一個看了不少的電影的人,不過一旦拿這些電影來檢視,就馬上顯露出自己的不自量力和夜郎自大了 哈!仔細的看了一下這百大的名單,雖然看過的很少,但是在名單上看到自己看過的電影還是感覺小小的exciting。包括了:Drunken Master II (醉拳二,1994);ET (1982);The Fly (變蠅人,1986);The Godfather, Parts I and II (教父一、二,1972&1974);The Lord of the Rings (魔戒,2001-03);Pulp Fiction (黑色追緝令,1994);King Kong (金剛,1933);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的名單,1993);Star Wars (星際大戰,1977);Finding Nemo (海底總動員,2003)。還有一些是耳熟能詳,但一直沒機會看的,像是:Casablanca (北非諜影,1942);Raging Bull (蠻牛,1980);Unforgiven (殺無赦,1992);Talk to Her (悄悄告訴她,2002);Singin' in the Rain (萬花嬉春,1952);Farewell My Concubine (霸王別姬,1993);Chungking Express (重慶森林,1994);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1982)
看了多少其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有多少留了下來。 電影就像是天然的超連結般,轉瞬間就會讓我回到過去的每一個當下,彷彿那是真實的存在一樣。大概這也是之所以我會喜歡看電影的原因吧~
Friday, May 13, 2005
The End of X-Files
Everything has a begining, has an end,X-Files也不例外。
X-files的部門早就已經關閉,而檔案都已經被歸檔了。只是遠在台灣的我們始終無緣觀賞到那扇門是怎麼被關上的。從"銀河飛龍"在台灣短短的驚鴻一瞥後,這是第二次我有這樣遺憾的感覺。有些事情錯過了就再也失去回到起始點的機會了,於是你只能在往後的日子裡回味細數那些你曾經抓住它的日子,唉。
看完X-files的結局,心情是複雜的。就像是表演的閉幕一樣,燈光漸漸的變暗,簾幕緩緩的拉上,而演員們一個接一個的消失在黑暗中...精彩的表演,你大聲的鼓掌起立喝采,喜悅的心情卻緊接著惆悵的失落感,因為,這是最後一幕了。結局對觀眾來說其實是一個蠻弔詭的矛盾,一方面你希望結局能告訴你everything;另一方面你又不希望結束的到來,你會希望戲中的世界繼續運轉下去,一如往昔的。
X-files的最後一集,比較像是一集回憶錄。就內容上來說它並沒有告訴大家什麼預期之外的結果,或是爆炸性的轉變,還是誰又突然活了過來(喔,The cigarette smoking man算是吧,不過他終究還是掛了)。外星人還是一樣存在,政府還是試圖隱藏這些所謂的真相,Mulder和Scully還是在打一場明知打不贏的戰爭。
在miss掉後面幾季之後,許多的劇情對我來說早已經人事已非了,當Mulder一再地在危難時受到那些已逝去的人們的幫助時我才驚覺,那些以往活躍於劇中的人們早已隨著劇情的進行而一一消逝了。Mulder對Scully說:"我想要相信,那些死去的人並沒有遺棄我們。他們所說的話,比我們任何一人說的都還要有份量..."。這其實是有點感傷的。在對抗了那麼久之後,在繁花一一落盡之後,在失去了幾乎所有之後,還剩下什麼?當你舉起長矛奮力策馬一次又一次的迎向巨大的敵人,最後發現那是屹立不搖的風車之後,你還剩下什麼? 希望,Mulder如是說。
"這世界上的人,都失去想像力了嗎?" 於是,我們有了X-Files。
Friday, May 06, 2005
Outstanding
這是一個好問題,不是嗎?直覺是顯而易見的答案,但對我來說卻不容易回答。
在Spider-man 2裡貫串整部片的一句話,就是"能力越強,擔負的責任越大"。大學的時候,我一直希望我是一個所謂擁有"足夠能力"的人,可是到了畢業為止,我始終覺得我沒有達成這樣的願望。我參與了社團活動,本來有機會擔當大任為理想做一些事情,不過始終覺得能力不足以兼顧而放棄了機會。後來想想,可惜嗎?的確有一點可惜,就因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而做了妥協。其實,究竟是有把握才去做,還是做了才會有成長,能力才會在經驗中累積呢?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沒有人有標準答案。你選擇了,那就是你的選擇。
在後來的日子裡回想起高中,才發覺有一部份是內心裡不喜歡也不願意回想的部分。倒不是升學壓力還是發生在家庭或是朋友之間的爭端。
我念的是類似升學好班的班級,念三類組的社會共同唯一期許就是考上醫科。除了和班上同學競爭外還必須和同校同學,以及全國其他學校的同學競爭,為了少少的幾間醫學院爭得你死我活。在這樣的氣氛下,尤其是到了高二、三的時候,搞的幾乎每個人對分數都敏感到了極點。看著有些同學為了1、2分,甚至0.5分錙銖必較,爭的頭破血流,我不禁想著:難道這零點幾分就是代表所有努力的意義嗎?當然,這是升學過程中幾乎無法避免的常態,我也可以理解可能那零點幾分就會決定你能上與否;但是,能不能上醫科就決定了你的一切嗎?我心中一直有個這樣巨大的question mark。
也許是我無可救藥的理想化使然吧,我總覺得真正的outstanding,計較爭取的絕對不會是在這樣無關痛癢沒有意義的小地方,而是真正的meaningful things。我始終在尋找一個值得敬佩的真正的outstanding作為目標,現在也仍是。
積極-成功-自負-恃物,他們之間的corelation究竟為何呢?我總是問我自己,究竟是不夠積極呢,還是因為不想變成我所厭惡的偽‧outstanding?答案其實心裡也有了,to be or not to be,就只是選擇而已。
Thursday, May 05, 2005
Business is business?
最近媒體上能見度很高的一個新聞,藝人倪敏然自殺。這個新聞炒了好幾天,本來火熱的topic是連戰出訪大陸,像是一窩蜂的流行現象一樣,大多數的人早就已經見怪不怪,收看新聞在每天該做的事情的priority越來越低,了不起在吃飯的時候看一下然後伴隨著幾聲嘆息罷了。不過我倒不是要criticize這些事情本身,還是報導它們的"小黃瓜"媒體-雖然,還蠻應該的。
倪敏然的新聞,我並不是在媒體上得知這個消息的。我是從一封網路書店的廣告信得知的。在新聞氾濫似的報導發生的前一天晚上,我照慣例的收信,突然收到一封廣告信寫著:"倪敏然的最後遺作......",我嚇了一跳,連忙查詢一下消息,才發現那是真的!後來幾天發生的事情在媒體上大家也都瞭解了,不過,令我感到驚訝的除了人事的無常外,我真的感到不解的是:網路書店這麼快就開始促銷所謂最後的遺作?
OK,business is business,打鐵要趁熱,趁著這股...熱度?刺激買氣,衝高銷售量?想一想感覺沒什麼不對,更有甚者,比擬電影掀起的熱潮大力促銷原著小說,在魔戒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最好的例子。可是,再仔細想一想,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舒服。就像是打著紀念的大旗,卻拿來大肆宣揚販售紀念品的感覺。坦白說,我的感覺很差,好像人才剛走,就急著利用他來賺錢一樣。
阿,也許是我太敏感了吧,不過即使是business is business,我也總天真的希望能把對人的尊重,擺在那一切之上吧。
Tuesday, April 26, 2005
Simple
雲很多,光線從縫隙中灑出來,然後吹著涼爽的風。很熟悉的感覺,為什麼會熟悉呢?
大概想了幾秒鐘,馬上就回想起來了。
往往在這樣的好天氣,以前我總是會想跟她分享這種舒服的好天氣,還有好的心情。
仔細想想,不過就是一個有太陽,有雲,還有風的下午,有什麼好特別的呢?
對我來說,分享這種感覺是很簡單也單純的。就單純的只是想把好東西分享給值得的人罷了。That's it
也許太忙碌的注意不到那樣的好天氣;也許俗務煩心的讓人感受不到那樣的舒服心情,但是...其實那就是一種很簡單很原始,真實的心情,去分享感染你覺得重要的那一個人吧。我所在乎的,只是那樣簡單的感覺,能否傳遞到對方身上而已。
說是熟悉,其實也已經好幾年沒有那樣的感覺了,不過大概曾經有過,就很難忘懷掉吧!因為它是那樣的美好。是阿,過的夠久,你就會遺忘的夠多,夠多到足以讓你keep going on。然後你最後會發現,剩下來的都是美好的,either是我們的回憶已經重新被modify了;也也許是,我們用時間當作一個巨大的篩子,把那些難以回首的,傷人的,痛苦的,衝突的回憶給通通篩掉了吧。
Thursday, April 14, 2005
Sideways
酒,女人,男人,工作,成就,婚姻,社會地位。到了中年你想要的是什麼?大概就這麼多了吧。覺得前半輩子的你一事無成,工作boring到了極點,懷抱的理想在現實中一一碰壁,沈溺在過去的婚姻裡無法走出來,找不到瞭解你的人身邊卻都是酒飯朋友,只有酒最瞭解你,也只有酒永遠不會背棄你。
這是一部很普通的電影,沒有卡司沒有特效也沒有煽情,就是很普通的描述中年人的故事罷了,就像是發生在隔壁鄰居,甚至就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一樣。想想看,自己到了中年時,生活大概也長的像這樣吧。中文片名"尋找新方向"翻的其實還不差,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容易和同期的"尋找新世界" (Finding Neverland)搞混吧 Orz
拍這種小品電影帶給觀眾最有別於大製作科幻電影的地方就在於:大場面科幻電影帶給人想像的空間給人幻想當英雄的機會;但小品電影則是打破你不實的想像,告訴你:孩子,這才是人生阿~
雖然是描述中年人的故事,不過很多地方還是有感同身受的感覺。Miles和Jack的個性截然不同,但卻是死黨。我以前很難想像這種事情,不過或許就像是所謂的個性互補吧!當然這應該也是劇本設計的安排,用兩種比較極端的個性來表現他們不同的人生觀。像是:隨性v.s謹慎,生理需求v.s心理需求,外向v.s內向,享受現在v.s沈溺過去,用兩人個性上的對立來表達出差異。
一部電影中總有幾幕會touch到你的內心深處,在Sideways中大概就是Miles在聽到Jack跟他說Victoria再婚後失去理智的大口灌酒大步飛奔;還有在餐廳裡Miles喝的酩酊大醉,然後藉酒壯膽的打電話給Victoria卻又那樣的心酸無奈的這兩幕了吧。即使分開了,以前的她(他)還是means a lot to you,即使你也知道那是不健康也自欺欺人的,但你還是在心裡埋著一點小小小小的希望能有一次機會再重來。喔,我懂,我真的懂。那種掙扎與痛苦,lost your mind,我們都經歷過。你可以懷抱著希望持續努力,但你也需要放下過去才能繼續向前,哪裡才是界線?我們卻始終不知道。
有一句話叫做"機會之神只來一次",於是搞砸了第一次,是不是你的人生就徹底完蛋了?我也不知道,我曾經以為是,但我希望不是,我希望還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Friday, April 08, 2005
Lawrence Block
其實現在不是每個人都會想花時間看書了,有一些朋友就很坦白的跟我說過,他們已經沒辦法看文字太多的書了(喔,所以你知道了,他們只看漫畫書);再者,就算是有看書習慣的人,喜好和口味往往南轅北轍,要找到一本能touch到你心裡的書,不是那樣容易的事情。有些東西是需要慢慢累積的,期望一蹴可及並不太可行,這是可以理解的。
所謂的暢銷書接受的程度比較高,像是達文西密碼、我的天才夢、少年小樹之歌、牧羊少年之旅等等等等的,這並不是說暢銷書俗不可耐,還是無主見的盲目跟隨所謂的主流什麼的,只是說,推薦暢銷書給別人,通常比較容易被接受,因為進入的門檻通常比較小。(這也是之所以成為暢銷書的原因吧)
我是一個很喜歡看書的人。我想到傅月庵說他自己的一段話:生平讀書第一,買書第二,評書第三,寫書第四。我大抵上應該可以符合前兩項吧。追根究底起來,為什麼我喜歡看書?這可能是一個complicated的問題,不過,我想多多少少跟個性脫不了干係吧。當你不是一個善於言詞,也不擅於與人交際的人時,書,很自然的對你來說就變成了一個很interesting的世界了。
推薦Lawrence Block的書給別人,是我沒想過會發生的事情。喔,不用說,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個作家。我很難用一兩句話說完我為什麼這麼喜歡他的書,不過,就像Simon說的,他知道我總有一天會寫的。
這不是像小樹之歌那樣勵志的故事;也不像傷心咖啡店之歌那樣充滿情感與感觸的小說;更別提大人小孩無一倖免的哈利波特了。像是這樣的一本冷硬派的推理小說,對於一個沒接觸過類似題材的人來說,我想是太硬也太難以下嚥了。 推薦給別人看,大概需要點機運,所以當有人說他很喜歡我推薦的LB的書時,你可以想像到我有多高興了。那種高興不是被認同的高興,看書這種事情,從來就是獨派不是統派,不需要別人認同的。高興是因為有人也可以從LB的書裡,看到了一些我也看到的東西,是一種單純的分享的喜悅。
推薦書給別人看,別人不喜歡你會覺得可惜,就算是喜歡也沒有什麼實質報酬,不過有這種喜悅,就已經太足夠了。
Tuesday, April 05, 2005
Shall We Coffee?
在深夜裡,一間位於擾攘市區的咖啡館裡,播放的是輕快的輕音樂,燈光是暖色調的昏黃,座位是舒服的沙發,對坐的是許久不見的老友。我突然想像起在葛洛根開放屋裡,在酒店關門之後,米基與馬修對坐在一盞昏黃的燈光下,米基桌上的是一杯早年時光威士忌,馬修的是一杯可樂或是咖啡,兩人徹夜談天到天亮的模樣。時光在那時幾乎停滯了,也無所謂生活種種的不順遂,一切煩惱、外力、不如己意都被摒除在兩人之間,純粹的Men's talk展開在彼此之間,不假掩飾的想到什麼說什麼,沒有抱歉沒有偽裝沒有保留沒有虛假。
我們天南地北的討論著我們的價值觀,發表著我們對於Million Dollar Baby的觀後感,分享著我們在愛情這條路上走得有多麼的不成熟又跌跌撞撞,我們充滿不確定性的工作,我們虛無飄渺的未來還有我們浮誇不實的偉大理想。阿,在一瞬間裡我以為我可以抓住了全部,但是全部在下一瞬間又從指縫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了感覺
朋友阿,再來一杯咖啡吧。多少錢不重要,在哪裡也不重要,何時更是不重要。那一瞬間,才重要。
Thursday, March 24, 2005
光敏靈
Luminol,又稱"光敏靈"在CSI(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大概可以號稱是使用率最頻繁,最好用的犯罪鑑識工具了吧。你如果看過類似的影片一定對以下的場景不會陌生。
有人被謀殺了,但棄屍的地點不是第一犯罪現場。根據被害人的交友關係和相關線索都指出,嫌疑犯是A。於是犯罪鑑識人員申請了搜索票,到A的車上、家裡、工作地點尋找第一犯罪現場。鑑識人員拿著一罐噴霧器噴阿噴的,在黑暗中藍色的螢光一步步的揭露出犯罪現場的一切...
光敏靈是運用的很廣泛的鑑識工具,只要有血跡的存在,不論如何的刷洗痕跡,或是經過歲月的流逝,光敏靈都能正確的顯現。它的靈敏度相當高,大約是百萬分之一。換句話說在999999滴的水中滴入一滴血,還是可以偵測的到。
Luminol反應中的最重要的兩個factor,就是Luminol和Hydrogen peroxide(H2O2)。在CSI影片裡常常可以看到拿著一罐噴霧器,四處噴灑尋找血跡那罐噴霧器裡裝的就是Luminol和H2O2的混和溶液。Luminol和H2O2本身就會反應,但反應的速率很慢,需要有催化劑(觸媒)才能加快反應。血液中的Hemoglobin(血紅素)帶有iron(鐵離子),鐵離子會加快Luminol和H2O2的反應速率。H2O2會進行一個氧化反應使luminol丟掉氮和氫而得到氧。產生一個化合物叫做 3-aminophthalate。而氧上帶的電子會被激發到外層的軌域,由於能量的不穩定而隨即掉到能量較低的軌域,而 release出藍光(460nM)。在黑暗的環境下可以用肉眼觀察到。
Oops,念化學系還是有點幫助的,雖然現在已經不做本行了,哈!
Sunday, March 20, 2005
Tree falls
這是CSI(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L.V裡面的一集,老葛(Grissom)在調查線索時說的一句話。
CSI是我最喜愛的美國影集之一,不論是哪一間分店。不過今天不討論影集本身,我有興趣的,就是這句話。
直接翻譯的話,大概可以翻成:如果有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了,卻沒有人發現它倒下,它是否有發出聲音呢?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當然,以事實來說,答案很簡單,因為樹倒下了->所以樹發出聲音。然而你再把人的factor考慮進來,樹倒下了,但發出的聲音沒有被人聽見,那還算不算發出聲音? 仔細想一想這是一個挺弔詭的問題。
Sure,老葛說這句話的用意很簡單,對犯罪刑事鑑定的人員來說,事實就是事實,而真相隱含在許多細微的線索之中等著被人發掘出來。無論有沒有人聽見,樹倒了就是事實,事實就是必須被揭露的。當然,對科學刑事鑑定的人來說,這是很straight forward的,對科學家來說,更是像centra dogma一樣,揭露隱含在無所不在的真相,是無論哪一國,哪一個年代,哪一個立場的科學家都致力於追求的。不過,真的有這麼簡單嗎?不,因為我們是人。
科學要求客觀的解釋觀察到的現象,並對產生疑問或是無法解釋的部分,設計實驗或是蒐集證據找出事實並予以解答。然而,只要我們是人,以人的角度看待所有的事情就永遠也不會客觀。很多人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這就叫做迷信;也有很多人拒絕接受他們不願意相信的,這就叫做迷不信。科學的精神對我來說,在於不預設任何立場,在遭遇問題的同時積極客觀的尋找線索與答案,以各種可能性反覆驗證各種理論,並接受錯誤出現的可能性。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可真困難,因為有太多人的factor在裡面了,包括虛榮、面子、成見、積非成是等等。就連標榜尋找真相的學科學的人很多都不自覺的陷入窠臼不自知了,何況是一般人?
就像是老葛說的:assume nothing!樹倒了,就是倒了,不管有沒有人聽見,它始終會發出聲音的。
Tuesday, March 15, 2005
Hey, Kids
很久沒過去東區了。恰巧週末的時候和哥哥約在東區吃飯。回程的路上剛好經過SOGO,正好是9:00整。那時已經是晚上了,人不似平時那樣的多。我站在大鐘的底下,當了一會兒的快樂小孩。阿~無憂無慮的小孩子阿
(2) 昨天出去買晚餐的時候,順道去了便利商店買了罐飲料。有一個小女孩突然跑進來,大概是認識店員吧,在櫃臺和店員聊天。我走近了一點才聽到那個小女孩剛剛在店裡買個罐高岡屋的海苔醬,但是他們家沒有人打的開,所以她就跑來找店員幫忙。店員一邊笑謔著說:打不開也跑來找我阿?在Lab裡因為男生很少,對於這種需要蠻力和技巧的工作我早就習以為常,我就走過去說:讓我來吧!當那個小女孩還在一旁說:看吧!很難開對不對?的時候,砰~的一聲我就打開了(OS:哈,這種小事情 簡單啦!) 那個小女孩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我居然幾秒鐘就KO打敗這麼多人的無敵海苔醬。我笑了笑,本來想騎車回學校的,不過那個小女孩一直跟我道謝,她還說:我們家力氣最大的兩個人,爺爺和叔叔,他們都打不開耶!還問我:讓我猜猜看,你是不是住在陽明大學附近?我說:是阿,我是陽明大學的學生。她還很得意的說:看吧!我很厲害對不對!她大概跟我道謝了不下十次吧,走了幾步又回過頭:真是太感謝了!真是一個很有趣的小女孩。也許因為是小孩子吧,才會這麼直率又率真的說話。妥協、保護和偽裝,是只有大人才會做的事吧,唉
Sunday, March 06, 2005
LORD OF THE RINGS
最近手上拿到了一片"魔戒交響詩"的DVD,這片DVD收錄在魔戒[豪華完整三部曲]中,裡面一共有12片裝,分別是三部曲*4=12。我先前買了魔戒超值電影版三部曲,不過那是六片裝的,並沒有收錄魔戒交響詩的部分。本來很有衝動想買的,不過,還是等我存夠了錢,再直接買魔戒[豪華完整版三部曲]限量木盒版吧。乖乖,光是一套魔戒就可以搞出這麼多名堂,我實在是很佩服商人的手段阿~而且重點是,明明知道是手段你還是會奮不顧身的跳進去 Orz
魔戒交響詩,是由幫魔戒寫配樂的Howard Shore 作曲兼指揮。如果喜歡魔戒的人,多多少少對他的名字不會太陌生。他在幫魔戒三部曲配樂之前,其實已經幫許多好萊塢有名的電影寫過配樂了,像是早期的變蠅人(The Fly),火線追緝令(Se7en),費城(Philadelphia),沈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還有魔戒的導演,Peter Jackson,的新電影,金剛(King Kong)。
我還沒有時間把整片DVD看完,只看到了[序章],還有[夏爾]而已。我對音樂只是一個外行人,對交響樂那更是外行中的外行。不過,當看到一個上百人的交響樂團,合鳴交織出那樣優美的音樂時,我全身的雞皮疙瘩都跑出來了。在[夏爾]的部分,有好幾段是由一根像直笛的樂器獨奏的,那像直笛的樂器把在夏爾的半身人的那種輕快、活力、快樂、輕鬆完完全全的表達了出來,然後長笛、小提琴、大提琴、甚至是人的和聲陸續的加進來,嘩,那種感覺真是舒服到了極點,我想大概跟王小玉說書中的五臟六腑裏,像熨斗 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不相上下了吧!
我想我大概是很幸運的人了,前年,也就是2003年的12月,魔戒交響詩有在台灣表演。台北僅此一場。雖然指揮不是Howard Shore,交響樂團也是由國家交響樂團擔綱,不過能聽到這樣的表演還是一件很amazing的事情。那天約了小呆一起去,雖然我們買的是最便宜的500元票,坐在差不多六七層高的座位,不過enjoy的程度一點也沒受到影響,那是一個很棒的夜晚。
那時魔戒的第三集,The Return Of The King,都還沒上演;小呆還在會計師事務所的面試;而我也才剛進研究所而已。轉眼間就要畢業了呢~
一片DVD可以讓我想起這麼多事情,大概我是一個念舊又多愁善感的人吧,哈!
Wednesday, March 02, 2005
嘩啦啦啦天在下雨
台北的天空,常在你我的心中 多 少風雨的歲月... 說的還真好阿,好個多少風雨
聽智敏說,他到精神科的時候醫師告訴他們,3、4月出生的小孩得憂鬱症的比例最高
大概是因為3、4月是梅雨季,所以媽媽容易憂鬱吧
我說:為什麼是3、4月阿? 應該是職業病吧,像是在seminar一樣:為什麼在3、4月的時候peak最高?是什麼factor影響的?有significance嗎?後來想起來覺得還挺有趣的。
智敏也是今年要跟我一起畢業了。他還是他,只是決定了不往白色巨塔繼續前進,要走另一條路而已。
也不能以結果論來看,說早知道會這樣他就不要念醫學系就好了,何必繞了一大圈呢?
畢竟在沒試過之前,你永遠不會知道試了之後會怎麼樣。事後諸葛都是沒意義的。
我只是小小的覺得,
我還是比較懷念那個示範牛頓環給我看,還洋溢著興奮表情的戰神(MARS)罷了。
MARS,加油阿
Thursday, February 24, 2005
Serenity, Courage, Wisdom
是從唐諾的某一本推理小說的導讀中看到的。他說出處是馮內果的書。
不過事實上出處還要要更早。網路上查到的資料說是從美國神學家,Reinhold Niebuhr ,的禱告詞
Scudder早年參加的戒酒協會中,有時會以這段禱告詞來作為禱告的內容。
很短,但是很簡潔,也很有力。我很喜歡
人類很聰明,懂得累積知識增長智慧便利生活。
但人類也很愚蠢,總是忘記自己犯過多少的錯也記不得自己曾經有多聰明。
阿,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