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02, 2015

麻州新生活


從NJ搬到了MA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即使搬家對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一件事 (來美國已經搬了7次),要告別生活7年半的地方心情上多少有些捨不得,但另一方面來說,能脫離被荼毒了多年的環境,擺脫被壓榨的學術勞工身份,解放一再被蹂躪的心靈卻又是無比的雀躍。就在這種心情之下我們在Boston的郊區,Framingham開始了新生活。

今年的冬天麻州歷經了歷史性的大雪,Boston的降雪量創下了史上最多的110.6 inch的紀錄。可能也因為如此,本來應該在3月底-4月初開花的櫻花樹今年都延遲了開花的時間,到現在5月初了在我們公寓外的櫻花樹還綻放著,不過也因為這樣才讓我們有機會趕上在嚴酷冬天過後更顯得難能可貴的春天吧~

Tuesday, June 28, 2011

Deja vu

Deja vu: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1) a feeling that one has seen or heard something before
(2) something overly or unpleasantly familiar

最近常想起以前那段自我放逐的日子。在發生了那天大事件之後,我選擇了封鎖外界的關心,囚禁自我的作法。現在看起來也許是無謂又可笑的應對方式,不過在那當下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如果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事,又如何能說給別人體會呢?

印象很深的是,不知道這樣子過了幾年的某個日子,突然之間和countrykid不知道聊到什麼,就突然的被當頭棒喝了一陣。不是那種委婉的勸告,而像是被球棒結結實實的,狠狠的"一頓粗飽"的那種。也許真正要好的朋友,才會不顧友誼破裂的危險也要給你所謂的忠告-雖然良藥苦口是千古不移的真理。可惜的是,在當下我並沒有那麼健全的心智去接受,甚至覺得不被瞭解與委屈,不過這都是後話了,作為自嘲的題材還算是恰如其份。

最近看到一個朋友處理她的感情生活,讓我想到那個深陷泥淖的自己。在其他朋友客觀角度看來再清楚不過的事實,當事人卻當局者迷,不斷的勉強自己,扭曲自己,然後逐漸的失去自己。其實很想如同countrykid當初一樣,狠狠的痛罵她一頓,看能不能讓她清醒一點,讓自己快樂一點,也讓關心她的朋友少為她擔心一點。

我現在知道當初countrykid需要多少的勇氣去教訓一個無藥可救的傢伙;不過我也知道感情的世界裡,沒有所謂對錯,只有選擇與承擔。所以,祝福妳,找到妳想要的天空,可以讓真正的妳自在,飛翔。


Tuesday, May 31, 2011

Duck Walk in the winery

上個週末是美國的Memorial Day,一開始是為了紀念南北戰爭 (American Civil War) 中參戰的士兵,後來也延伸到紀念一次大戰 (World War 1) 後所有傷亡的士兵。有趣的是,從Memorial Day後象徵了夏天假期的開始,而到Labor Day (大約是9月初) 則是夏天的結束,有點像是中國人用24節氣作為"季節交替變化指標"的味道,當然,沒有那麼delicate啦

Anyway,因為Memorial Day的關係,包括週末一共放了3天假,趁著久違的好天氣,我們去了紐約的長島 (Long Island)一趟。 之前對長島的印象其實很有限,跟大多數的人一樣,可能最熟悉的不是長島這個地名本身,而是所謂的長島冰茶 (Long Island Iced Tea)。雖說是冰茶,但其實長島冰茶是混合了伏特加 (Vodka),龍舌蘭 (Tequila),萊姆酒 (Rum) 跟琴酒 (Gin) 四種強烈酒種的調酒 (22% up),跟冰茶一點關係也沒有。這種酒最早據說是由一個在長島上的酒保,Robert Butts發明的,才得來此名。除了長島冰茶外,長島還以酒莊聞名。在美國,加州的Napa Valley應該是最素負盛名,眾所皆知的;不過在東岸,長島酒莊產出的酒也算是赫赫有名。雖然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有多麼的不勝酒力以及缺少alcohol dehydrogenase,不過心想,品酒不過是淺嘗即止,應該沒什麼大不了的吧 (後來才發現還真是錯了:~)

長島顧名思義,是一個狹長型的島,南北較短而東西狹長。這次的行程主要是走南邊的路線,選了一間網路上評價似乎不錯的酒莊,叫Duck Walk Vineyard。如果走北邊的路線的話,可以考慮Pindar Vineyards,是Long Island島上最大的一間酒莊,雖然對我們這些平常沒有飲酒習慣的人來說應該差別不大就是了。我們選了一個看起來親切和藹的阿伯幫我們介紹品酒的過程,花$6可以品嚐5種酒,感覺蠻划算的。他一開始就問了我們喜歡什麼類型的酒,是紅酒,白酒,還是甜酒。被稱做"螞蟻"的我,自然選了甜酒。於是第1種酒配了叫"Windmill White"的酒,有蜂蜜,桃子跟花香的味道。

阿伯:這樣子夠甜嗎?(心裡的OS應該是十拿九穩的)
我:ㄟ...不夠 (阿伯驚訝貌)

第2種酒之後阿伯就陸續的拿出他們酒莊各式各樣的的甜酒,大概是覺得怎麼會遇到這種亂來的顧客吧,哈~第2種叫"2010 Aphrodite",也是有蜂蜜跟桃子香味,釀造時加入8%的糖。真的很甜,但似乎有點甜過頭了...蓋掉酒應有的酒香

第3種酒是冰酒,2008 Vidal Ice Wine,這種酒有鳳梨的香味,阿伯還打趣的問我中文的鳳梨要怎麼唸。其實單純的品嚐這支冰酒會覺得香氣蠻重的,還不賴。不過跟先前我們去加拿大Niagra-on-the-lake的酒莊買的冰酒比起來,味道就是就差了一點。先前聽過冰酒的好壞除了取決葡萄的品種外,溫度也是決定性因素,越低溫越能讓葡萄的糖份完全濃縮。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至今還是難以忘懷Niagra-on-the-lake的冰酒。

第4種酒叫"2007 Blueberry Port",這是用緬因州的藍梅下去釀造的,阿伯給了我們1人1個黑巧克力,然後教我們先喝1口酒,配1口巧克力,再喝1口酒,如此風味最佳。的確,先品嚐酒香,然後巧克力把酒的香味引發到另一層次,最後交織成協調的風味。這支酒也是5種酒中酒精濃度最高的,喝到一半我已經開始有點茫了,不但心跳加劇而且體溫升高外加盜汗,好在沒有當眾發酒瘋...

最後1種,也是我們後來買的酒,叫"Boysenberry Fruit Wine"。這是用一種叫做boysenberry,屬於黑梅的親戚,還有草莓下去釀造的。第1口味道微甜,然後轉變成微酸,酸酸甜甜的很像是女孩子會喜歡的類型 (談戀愛?!)。阿伯還跟我們說這種酒配香草冰淇淋或是Key lime pie都是絕配。最後在No.4跟5中做抉擇,還是選了這支少女情懷的水果酒。

總歸來說,第一次品酒的過程算是美好而滿意的-對我這個不勝酒力的人來說,這可能要歸功於友善而親切的阿伯詳細的介紹與推薦適合我們的酒種。不過在品完5種酒之後,我整個人呈現一種酒醉的狀態:頭暈,身體發冷然後全身無力,硬是在酒莊外的庭園中休息了好一陣子才能再繼續上路...

嗯,品酒之旅偶一為之足矣。


Thursday, December 23, 2010

The must see in Christmas

又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了。電台裡的98.3頻道,從一個月以前就開始從早到晚日以繼夜的播放聖誕歌曲,好像深怕大家不知道Santa Clus is coming town一樣。而從11月底的Thanksgiving開始,美國人似乎就已經進入了一種我稱之為"holiday motion"的遲緩模式中,連呼吸裡都好像洋溢著放假的氣氛似的歡樂。不過,這當然不適用於苦命的留學生,尤其是苦難無盡頭的Ph.D.學生,更何況是有著"精實"中國老闆的我們...

Anyway,苦難歸苦難,挫折沮喪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時想想說不定我們需要的是一點老美那種"享受當下"的人生觀也說不一定。實驗每天都得努力做,不過適逢聖誕佳節,有些電影是你一定得看的。


這不用我再多說了吧,各位有情人沒情人孤身一人坐擁齊人的朋友阿,不用再猶豫了,如果你不曾看過Love Actually, 拜託你趕快去租來看買來看線上看跟我借來看都可以,這部經典的電影這輩子你沒看過一定會後悔。你去哪裡找一部片可以同時看到Hugh Grant, Colin Firth, Emma Thompson, Keira Knightley, Liam Neeson, Bill Nighy 這些知名又硬底子的英國演員演出,然後看完後無論內心本來是多麼的晦暗無止盡,都會被一股希望與幸福的暖流所覆蓋 (well,至少短時間的)。如果你已經看過這部電影,這是一個最好重看它的時候。相信我,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體會。也許去年你是孤身一個人看,今年變成了兩個人之間甜蜜的分享;也許你前年是兩人依偎著在家裡看DVD,今年只剩一人憧憬著幸福就在你身邊。無論如何Love actually都是你在佳節裡必看的一部精神食糧啦!


另外一部片,很多人應該也是耳熟能詳,A Christmas Carol, 改編自Charles Dickens在1843年的作品,台灣翻譯成"小氣財神"。這個應景,又充分表現所謂"Christmas Spirit"的故事的熱門程度從他被改編過不下數十次(包括電視及電影)可見一般。2009年Disney在3D電影的熱潮下,也推出了3D版本的動畫電影,主人翁由Jim Carrey配音(他老兄一個人配了八個角色)。故事在各個版本都大同小異所以就挑一個你喜歡的看吧。是一個詼諧輕鬆,但又讓人能感受聖誕精神與氣氛的小品電影。

Friday, August 20, 2010

3rd Anniversary

今天是來美國的三週年紀念日。對這個日期特別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據說當年小舅舅出國時也是在同一天(BTW,我小時候長得跟小舅舅很像)

三年前的今天,離開桃園機場大廳的時候,我沒有回頭望向才剛擁抱道別的親友們,但並不是因為絕情,而只是想讓自己堅強一點,不會因為看到依依不捨的親人而感到難過(不過這件事後來一直被小珮抱怨,這又是後話了 XD)

當初一起搭飛機的朋友們,Jen已經唸完碩士回去了;閔珍因為懷孕,決定放棄了念Ph.D.的人生規劃,回台灣生了個可愛的小寶寶;我呢,目前準備邁向Ph.D.第四年,繼續在學(苦)海裡努力掙扎向上。

人生 是一連串不斷選擇與做決定的過程,雖然無濟於事,但有時總不免會想著"當初如果留在台灣沒有出國,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 這樣的想法,在第一年的適應過渡期特別常在心中發芽,在承受老闆刻薄言語精神轟炸時如是,在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冬天沒有車只能打著哆嗦步行通勤時如是,在一人孤獨想念家人親友時也如是。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當初苦不堪言的過程似乎也成了一種特別的回憶,就像當初JJ跟我說的:到美國留學其實很辛苦,但經歷過後卻會是一生中難忘而特別的一段人生歷練。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第四年了,也請繼續加油吧!

Wednesday, July 21, 2010

Belief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虔誠的教徒。嚴格的說起來,所學的科學教育甚至讓我對於"信仰"這種全能全知的力量感到有點怯步。也許是太崇敬達爾文的演化論也說不一定,對於那一段(甚至到現今)演化論與上帝造人的衝突,還沒有找到好方法去理清頭緒。

天主教堂裡的蠟燭,每次總是能讓我駐足在前,試著去想像每一根蠟燭背後的故事。是子女點給過世的父母;是白髮人點給早逝的黑髮人;還是情人們點給先逝去的至愛。史卡德在卜洛克的書裡,每當接了一筆私家偵探的案子,都會捐10%收入給教堂,然後點一根蠟燭給被他當警察值勤時不幸被流彈波及的小女孩。裡面會不會有一根蠟燭是為她點的呢?

在Montreal的St. Joseph Oratory,這位伯伯就像任何一個來教堂的人一樣,虔誠的祈禱著。和別人不一樣的是,他不僅僅在一個地方祈禱,而是在每一個有點亮的蠟燭的所在跪下,並專心的祈禱。我想,他一定有很多話想跟上帝說,還有在上帝跟前的人們說吧。

這是一個陽光普照的午後。下午的太陽,正好從西邊灑落St. Joseph教堂的窗戶。光線在美麗的馬賽克玻璃折射後,生動的像是在演繹著上面刻畫著的聖經故事。光,代表著希望與溫暖,同時彷彿也象徵著上帝的現身,擁抱並慈愛世人。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時刻,也許被光沐浴著的這個信徒會有最深刻的體會吧。


Tuesday, December 15, 2009

Wine Time

IMG_4904

暑假去Canada時帶了一瓶ICEWINE回來。先前總是聽別人說加拿大的冰酒有多好喝多好喝,但對於我這個不喝酒的人似乎是沒有什麼吸引力。但既然都難得去了一趟,還是象徵性的帶一瓶回來吧。

本來的計畫是要在通過Qualify之後打開來慶祝,後來不知怎的延到了Penny生日要慶祝,又莫名的延到Christmas… 一瓶小小的ICEWINE就這樣陪著我們從夏天來到了冬天,還是安安靜靜的站在櫃子的角落。

IMG_4913

意想不到的是,最後這瓶酒是在貝里拜訪美國的時候開了。ICEWINE是味道,香味很甘甜的酒,沒有絲毫澀味,入口之後一股暖流從喉嚨擴散到全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是何夕,共此燈燭光

也許我們還不到感嘆人生顛沛流離,人事無常的年紀。但漂泊在異鄉一段時間後,再與老友重逢,心中的一股悸動依然是如此的鮮明。

從機場接完機往家裡的路上,我們談著稀鬆平常的話題。突然間,我有種時光錯置的錯覺,彷彿這種再平常不過的聊天昨天才剛發生過,而不是暌違許久的多年前。

有些朋友,即使闊別多年沒聯絡,一見面就是那樣的熟稔,像是從來不曾分開過;

卻也有些朋友,在時間的流裡變成了不再熟悉的陌生人,只剩下形同路人般的禮貌問候。

時間過去了,我們在改變,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或是不那麼喜歡的樣子。

朋友也一樣。

於是,我們必須接受這一切-即使人總是在回憶裡尋找屬於快樂的那一塊過去。

畢竟,這是成長所必須承受的苦,也是樂。